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10页

开元释教录·总录·卷八

..........德元年于西明寺撰)

  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见内典录前三卷龙朔元年于西明寺撰第四卷麟德元年撰或二卷)

  东夏三宝感通录三卷(亦云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见内典录麟德元年夏六月于清官精舍集)

  续高僧传三十卷(见内典录)

  广弘明集三十卷(见内典录)  右八部八十一卷其本并在沙门释道宣。俗姓钱氏。吴兴人也。彭祖之后胤。宣少寻教相长慕寻师。关之东西河之南北。追访贤友无惮苦辛。外傅九流内精三学。戒香芬..........

开元释教录·别录·卷三

..........卷(亦云历游天竺记传)东晋沙门释法显自记游天竺事(出长房录新编入藏)

  高僧传十四卷(一卷是目录)染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出长房录新编入录)

  上三集十七卷二帙(上帙九下帙八)

  续高僧传三十卷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出内典录新编入藏)

  上一集三十卷分为四帙(第一第二各八第三第四各七)

  辩正论八卷一帙大唐终南山龙田寺释氏撰(出内典录新编入藏)  破邪论二卷(或一卷)大唐终南山..........

开元释教录·入藏录·卷二

..........一百七十纸。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三十五纸。

  法显传一卷(亦云历游天竺传)二十九纸。

  高僧传十四卷(内一卷是目录)二百九十纸。

  上三集十七卷二帙(上帙九下帙八)

  续高僧传三十卷七百三十纸。

  上一集三十卷分为四帙(第一第二各八第三第四各七)

  辩正论八卷(一帙)一百七十一纸。

  破邪论二卷(或一卷)四十五纸。

  甄正论三卷三十六纸。  十门辩惑论二卷(或..........

云笈七签·三洞经教部·卷一

..........经》三百卷行之于世。又襄城小童授轩辕黄帝《七元六纪飞步天纲》之经。汉元封元年,西王母、上元夫人同授汉武帝《灵飞六甲上清十二事》。又太元真人茅盈受西城王君所传玉佩金珰缠璇之经。又玄洲上卿苏林真人受涓子所传“三一”之法。又真人王褒,汉平帝时,西城王君所传上清宝经三十一卷,晋成帝时于汲郡传南岳魏夫人。夫人之子传茅山杨羲,羲传许迈,迈复师南海太守鲍靓,受上清诸经。迈弟谧、谧子玉斧,皆受《三天正法曲素凤文》。

.........

清史稿·志·卷一百四十六

..........十四年敕撰。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乾隆九年敕撰。

  《胜朝殉节诸臣录》十二卷。乾隆四十一年敕撰。

  《满汉名臣传》八十卷,《贰臣传》八卷,《逆臣传》二卷。乾隆时敕撰。

  《史传三编》五十六卷。朱轼撰。

  《历代忠臣义士卓行录》八卷。戴作铭撰。

  《历代名臣言行录》二十四卷。朱桓撰。

  《广群辅录》六卷。徐汾撰。

  《臣鉴录》二十卷。蒋伊撰。

  《历代党鉴》..........

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六十八

..........举博学鸿儒科,试列二等,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二十四年,充会试同考官,寻假归,得痺疾,遂不复出。

  初著毛诗续传三十八卷,既以避仇流寓江、淮间,失其藁,乃就所记忆著国风省篇、诗札、毛诗写官记。复在江西参议道施闰章所与湖广杨洪才说诗,作白鹭洲..........明荀、虞、干、侯诸家,旁及卦变、卦综之法。奇龄分校会闱时,阅春秋房卷,心非胡传之偏,有意撰述,至是乃就经文起义,著春秋毛氏传三十六卷,春秋简书刊误二卷,春秋属辞比事记四卷,条例明晰,考据精核。又欲全著礼经,以衰病不能,乃次第著昏、丧、祭礼、宗法、庙制..........

日知录·卷二十六

..........。八月癸酉书成。纪三十七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传六十三卷。”顺帝时无《实录》可征,因未得为完书。上复诏仪曹遣使行天下,其涉于史事者,令郡县上之。三年二月乙丑开局,七月丁亥书成。纪十卷,志五卷,表二卷,传三十六卷。凡前书有所未备,颇补完之。总裁仍濂、衤韦二臣,而纂录之士独赵熏终始其事。然则《元史》之成虽不出于一时一人,而宋、王二公与赵君亦难免于疏忽之咎矣;昔宋吴缜言:“方新书来上之初,若朝廷付之有司,委..........

艺舟双楫·卷二·论文二

..........,纪传俱未及卒,而目力殊苦不给,属张君司衡为卒其业,各签商数十百事,大都与原书较优劣于章句之间,无关 大义,以未能知足下作书之旨故也。及足下至扬,面述叙目必宜改作,使读者知己意所在。昨承见过,示以删定纪传三首,更造叙目一首,文采灿然,义例辨晢,虚 怀果力,无异少壮。推此以论,其必举盛业无疑也,欣喜无量,故愿与足下尽言之。夫事增于前,文减于旧,前人新书之例也。尊著既以“略”名,是无取矜博眩奇 矣。然必综镊得失,著..........

潜夫论·卷二·思贤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铎按:晋语“人”字衍,“医”字蒙上省。此文“医”字不省。

  〔二〕吕氏春秋审分览云:“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后汉书崔骃后实传政论云:“为国之法,有似理身。”

  〔三〕韩诗外传三:“传曰:太平之时,无瘖、聋、跛、眇、尪蹇、侏儒、短折,父不哭子,兄不哭弟,道无襁负之遗育,然各以其序终者,贤医之用也。故安止平正。除疾之道无他焉,用贤而已矣。”

  〔四〕汉书艺文志:“医经:..........

潜夫论·卷八·五德志

..........民云:“古训是式。”说文云:“僎,具也。”“撰”即“僎”之借。

  〔一七〕大戴礼有五帝德篇。史记三代世表序云:“终始五德之传”,索隐云:‘谓帝王更王,以金木水火土之五德传次相承,终而复始,故云“终始五德之传”也。’

  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一〕;其一者或曰燧人〔二〕,或曰祝融〔三〕,或曰女娲〔四〕。其是与非,未可知也。我闻古有天皇、地皇、人皇〔五〕,以为或及此谓,亦不敢明。凡斯数〔六〕,其于五经,皆无正文..........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