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2页

容斋随笔·卷八·谈丛失实

  后山陈无己著《谈丛》六卷,高简有笔力,然所载国朝事,失于不考究,多爽其实,漫析数端于此。

  其一云:“吕许公恶韩、富、范三公,欲废之而不能,及西军罢,尽用三公及宋莒公、夏英公于二府,皆其仇也。吕既老,大事犹问,遂请出..........

隋书·列传·卷四十一

..........多艺。戎衣而笼关塞,朝服而扫江湖,收杞梓之才,辟康庄 之馆。加以佃渔六学,网罗百氏,继稷下之绝轨,弘泗上之沦风,赜无隐而不探, 事有难而必综。至于采标绿错,华垂丹篆,刑名长短,儒墨是非,书圃翰林之域, 理窟谈丛之内,谒者所求之余,侍医所校之逸,莫不澄泾辨渭,拾珠弃蚌。以为质 文递改,损益不同,《明堂》、《曲台》之记,南宫、东观之说,郑、王、徐、贺 之答,崔、谯、何、瘐之论,简牒虽盈,菁华盖鲜。乃以宣条暇日,听讼..........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九

..........渑水燕谈》十卷

  宋肇《笔录》三卷(次其祖详遗语)

  李孝友《历代钱谱》十卷

  刘延世《谈圃》三卷

  成材《朝野杂编》一卷

  张舜民《画墁录》一卷

  陈师道《谈丛究理》一卷

  《后山诗话》一卷

  李献民《云斋新说》十卷

  《和平谈选士》一卷

  章炳文《搜神秘览》三卷

  王得臣《麈史》三卷

  令狐皞如《历代神异感应录》二..........

困学纪闻·卷六·春秋

..........三尺律令以从事。”《盐铁论》乃云:“二尺四寸之律,古今一也。”盖律书以二尺四寸简,举其大数,谓之三尺。曹褒《新礼》,写以二尺四寸简。汉礼与律令同录,其制一也。

  赵襄子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说苑·谈丛》云:“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吕居仁谓:“忍诟”二字,古之格言,学者可以详思而致力。

  内有疑妻之妾,此宫乱也;庶有疑室之子,此家乱也;朝有疑相之臣,此国乱也。管子之言,即辛伯之谂周桓公也。然管子能言..........

困学纪闻·卷八·孟子

..........》云:“疑李悝、商君所说。”

  孔子、孟子皆不之秦。荀子尝入秦而讥其无儒。孔子顺曰:“秦为不义,义所不入。”其志如鲁仲连。

  句容有盗,改置社稷而盗止。下邳多盗,迁社稷于南山之上,盗亦衰息。见陈后山《谈丛》。岳州田鼠害稼,雍明远曰:“迎猫之祭不修也。”命祭之,鼠随以毙。见《范蜀公集》。《孟子》有变置社稷,《礼记》有八蜡,孰谓古制不可行于今乎?

  求在我者,尽性于己;求在外者,听命于天。李成季曰:“与其有..........

南北史演义·第五十二回

..........流略,包举艺文,遍该湘素,殚极邱坟,卷帙充积,儒墨区分,瞻河阐训,望鲁扬芬。吟咏性灵,岂惟薄技!属词婉约,缘情绮靡。字无点窜,笔不停纸,壮思泉流,清章云委。总览时才,网罗英茂,学穷优洽,辞归繁富。或擅谈丛,或称文囿。四友推德,七子惭秀。望苑招贤,华池爱客,托乘同舟,连舆接席。摛文掞藻,飞觞汎醳,恩隆置醴,赏逾赐璧。徽风遐被,盛业日新,神器非重,德輶易遵。泽流兆庶,福降百神,四方慕义,天下归仁。云物告征..........

池北偶谈·卷十四·谈艺四

..........滑踏青穿马耳,转危缘险出羊肠;熟知南杜风流在,预怯排门有断章。”《后山集》,南阳王文庄公鸿儒弘治十二年刻于潞安,有公序及魏衍集记,元城王云、天社任渊二序;诗十二卷,六百七十九首;杂文八卷,一百六十九首;谈丛、理究、诗话、长短句附焉,共三十卷。

  贺若

  琴曲有贺若,最古澹,相传以为宋太宗酷爱宫词中十小调子,乃隋贺若弼所撰,出《湘山野录》。朱翌《猗觉寮杂记》云:“贺若,夷也。夷善鼓琴。见王涯传。..........

潜夫论·卷三·忠贵

..........三〕,卒其以败者〔四〕,非苦禁忌少〔五〕而门枢朽也,常苦崇财货而行骄僭〔六〕,虐百姓而失民心尔。

  〔一〕曾子疾病篇文。大戴礼“橧”作“曾”,“穿”作“蹶”。说苑敬慎篇、谈丛篇并作“穿”。○经义述闻十一王念孙曰:‘“蹶穴”与“曾巢”对文。蹶者,穿也。言更于渊中穿土为穴也。广雅曰:“●,穿也。”●、蹶通。’○铎按:荀子法行篇“橧”作“增”,“穿”作“堀”,并字异而义同。......

潜夫论·卷三·实贡

..........绝。是故乱殷有三仁〔二〕,小卫多君子〔三〕。以汉之广博,士民之众多〔四〕,朝廷之清明,上下之修治〔五〕,而官无直吏,位无良臣。此非今世之无贤也,乃贤者废锢而不得达于圣主之朝尔〔六〕。

  〔一〕说苑谈丛篇云:“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二〕论语。

  〔三〕襄廿九年左传。○铎按:庄廿八年谷梁传:“卫小齐大。”成三年左传杜注:“春秋时以强弱为大小,故卫虽侯爵,犹为小国。”

  〔四〕“多..........

潜夫论·卷五·劝将

..........见国家故事,尚书以久次转迁,非有踔绝之能,不相踰越。”颜师古注:“踔,高远也。”“踔跞”犹言“踔绝”。后汉书班彪后固传西都赋云:“逴荦诸夏。”典引云:“卓荦乎方州。”文苑祢衡传:“英才卓砾。”并与“踔跞”同。说苑谈丛篇云:“德以纯厚故能豪。”按“越取”谓不次擢用。汉书东方朔传云:“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颜师古注:“不拘常次,言超擢之。”后汉书安帝纪永初二年诏云:“二千石长吏,明..........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