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5 / 7页

本草纲目·石部·硇砂

..........下。
反胃。用硇砂二钱,加水调和,包入荞麦面中,煅焦。冷后,剥取中间湿药。焙干一钱,配槟榔二钱、丁香二个,共研细。每服七厘,烧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至病愈为止。愈后吃白粥半月,还要服其他健胃药。
各种痢疾。用硇砂、丹砂各二钱半,研细。另以黄蜡半两,巴豆仁二十一粒(去膜)同在瓦罐内煮透。到豆色变紫时,取其中七粒与硇砂、丹砂共研匀,和熔蜡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九丸,淡姜汤送下。此方名“灵砂丹”。
月经不通..........

本草纲目·谷部·荞麦

..........气下降,即愈。
水肿气喘。用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加水作饼炙熟为末,空心服,茶送下。以大小便通畅为度。
赤白带下。用荞麦炒焦为末,加鸡蛋白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禁口痢疾。每服荞麦面二钱,沙糖水调下。
痈疽发背。用荞麦面、硫磺各二两,共研为末,加水作成饼,晒干收存,每取一饼磨水敷疮。
汤火伤。用荞麦面炒黄,研末,水调敷伤处,有特效。
瘰养成围颈。用荞麦(炒,去壳)、海..........

本草纲目·谷部·赤小豆

.....
水气肿胀。和赤小豆五合、大蒜一颗、生姜五钱、商陆根一条,一起碎破,同水煮烂,去药,空心食豆,慢慢饮汁令尽,肿立消。又方:用赤小豆一斗煮极烂,取汁五升,乘热浸泡脚和膝。若肿已到腹部,只须吃小豆即可。
痢疾。用小豆一合、熔蜡三两,一次服下,有效。
肠痔下血。用小豆三升、苦酒五升,煮熟晒干,再浸至酒尽乃止,然后研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牙齿疼痛。用赤小豆擦牙吐涎及吹鼻中。一方:加阿青少许。..........

本草纲目·菜部·韭

..........病复发)。治方同上。
喘息欲绝。取韭汁一升饮下。
盗汗。用韭根四十九根。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消渴。有徘苗或炒或作汤。日食三、五两,可加酱,但不可加盐。吃至十斤即见效。过了清明节,不宜此方。
痢疾。多吃韭菜,作汤,煮粥,炒吃都行。
赤白带下。用韭根捣汁,加童便露一夜,空心温服。
疮癣。用大韭根炒存性。捣为末。调猪油涂搽。
刀伤出血。用韭汁拌风化石灰,晒干,研为末,敷疮上。
漆疮作痒。用韭叶捣烂..........

三侠五义·第五十五回

..........”二爷道:“四哥何出此言?”蒋平道:“咱们且到厅上再说。”

  大家也不谦逊,卢方在前,依次来到厅上,归座献茶毕。蒋平道:“不是小弟推诿。一来五弟与我不对劲儿,我要露了面,反为不美;二来我这几日肚腹不调,多半是痢疾,一路上大哥三哥尽知。慢说我不当露面,就是众位哥哥们去也是暗暗去,不可叫老五知道。不过设个法子,救出展兄,取了三宝。至于老五拿得住他拿不住他,不定他归服不归服。巧咧,他见事体不妥,他还会上开封府自行投..........

针灸大成·卷二·灵光赋(针灸大全)

.....

  脾俞不动泻丘墟,复溜治肿如神医。犊鼻治疗风邪疼,住喘却痛昆仑愈。

  后跟痛在仆参求,承山筋转并久痔。

  足掌下去寻涌泉,此法千金莫妄传。此穴多治妇人疾,男蛊女孕两病痊。

  百会鸠尾治痢疾,大小肠俞大小便。气海血海疗五淋,中脘下脘治腹坚。

  伤寒过经期门愈,气刺两乳求太渊。大敦二穴主偏坠,水沟间使治邪癫。

  吐血定喘补尺泽,地仓能止两流涎。劳宫医得身劳倦,水肿水分灸即安。

.........

林公案·第四十四回

..........中国,已有很悠久的历史,并不自清代开始,不过当时这种鸦片,并不是用枪斗吸食的罢了。连本草上也载有此物,原名罂粟,始自唐元年间,有阿拉伯商人贩罂粟入人中国,兜售于各药铺中。那是一种功效卓著的止泻药,倘遇痢疾,日久不止,只须用罂粟花叶煎浓吞服,唯药量过重, 能令人麻醉不省人事,当时只供药用。直至明朝中世,葡萄牙人握东亚贸易霸权,由葡人将罂粟源源不绝的输入中国。嗣后,变本加厉,发明割浆熬膏,创制烟灯、烟枪,..........

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寒湿

..........枚举。其在上焦也,如伤寒;其在下焦也,如内伤;其在中焦也,或如外感,或如内伤。至人之受病也,亦有外感,亦有内伤,使学人心摇目眩,无从捉摸。其变证也,则有湿痹、水气、咳嗽、痰饮、黄汗、黄瘅、肿胀、疟疾、痢疾、淋症、带症、便血、疝气、痔疮、痈脓等证,较之风火燥寒四门之中,倍而又倍,苟非条分缕析,体贴入微,未有不张冠李戴者。

  四十三、湿久不治,伏足少阴,舌白身痛,足跗浮肿,鹿附汤主之。

  湿伏..........

温病条辨·卷四·杂说·伪病名论

  病有一定之名,近有古无今有之伪名,盖因俗人不识本病之名而伪造者,因而乱治,以致误人性命。如滞下、肠 ,便下脓血,古有之矣,今则反名曰痢疾。盖利者,滑利之义,古称自利者,皆泄泻通利太过之证也。滞者,淤涩不通之象,二义正相反矣,然治法尚无大疵谬也。至妇人阴挺、阴蚀、阴痒、阴菌等证,古有明文大抵多因于肝经郁结,湿热下注,浸淫而成,近日北人名..........

扁鹊心书·神方·附∶金线重楼治证

..........铁器。

  晒干为末,小罐收贮。凡一切要吐痰涎之证,用代瓜蒂最妙。

  一治风痰结胸,用一钱,阴阳水和服,吐去痰即愈。

  一治伤食成疟疾者,用一钱,临发,空心水和服,一吐即愈。

  一治禁口痢疾,凉水和服一钱,吐痰即愈。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