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15页

汉书·志·艺文志

..........。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三家皆列于学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而河间献王好之,未得立。

  《礼古经》五十六卷,《经》十七篇。后氏、戴氏。

  《记》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后学者所记..........

隋书·志·卷二十九

.......... 《日变异食占》一卷

  《日月晕珥云气图占》一卷梁有《君失政大云雨日月占》二卷。

  《二十八宿十二次》一卷

  《二十八宿分野图》一卷

  《五纬合杂》一卷

  《五星合杂说》一卷

  《垂象志》一百四十八卷

  《太史注记》六卷

  《灵台秘苑》一百一十五卷太史令庾季才撰。

  右九十七部,合六百七十五卷。

  天文者,所以察星辰之变,而参于政..........

新唐书·志·卷四十九

..........》三卷咸通时,自称五云溪人。

  李跃《岚斋集》二十五卷

  尉迟枢《南楚新闻》三卷并唐末人。

  张固《幽闲鼓吹》一卷

  《常侍言旨》一卷柳珵。

  《卢氏杂说》一卷

  《桂苑丛谭》一卷冯翊子子休。

  《树萱录》一卷

  《会昌解颐》四卷

  《松窗录》一卷

  《芝田录》一卷

  《玉泉子见闻真录》五卷

............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六

..........围录》一卷

  郑樵《彭门纪乱》三卷

  韩偓《金銮密记》一卷

  朱朴《日历》一卷

  李氏《大唐列圣园陵记》一卷(不知名)

  丘旭《宾朋宴语》一卷

  卢言《杂说》一卷

  于政立《类林》十卷

  李奕《唐登科记》一卷

  《唐显庆登科记》五卷

  徐锴《登科记》十五卷

  乐史《登科记》三十卷

  《登科记》一卷

  《..........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八

.....  右儒家类一百六十九部,一千二百三十四卷、篇。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注》一卷

  严遵《老子指归》十三卷

  王弼《老子注》二卷

  又《道德略归》一卷

  陆修静《老子道德经杂说》一卷

  傅奕《道德经音义》二卷

  唐玄宗注《老子道德经》二卷(有序)

  唐玄宗《道德经音疏》六卷

  成玄英《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七卷

  杜光庭《道德经广圣义疏》三十卷......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九

..........毕仲询《幕府燕闲录》十卷

  刘攽《三异记》一卷

  岑象求《吉凶影响录》八卷

  庞元英《南齐杂录》一卷

  孔平仲《释裨》一卷

  又《续世说》十二卷

  《孔氏杂说》一卷

  魏泰《订误集》二卷

  又《东轩笔录》十五卷

  陈正敏《剑溪野话》三卷

  又《遁斋闲览》十四卷

  李荐《师友谈记》十卷

  王山《笔奁录》七卷

.....

明史·志·卷七十四

..........不及刊布,嘉靖中,复加缮写。)

  张九韶《群书备数》十二卷

  袁均哲《群书纂数》十二卷,《类林杂说》十五卷(杨士奇《文籍志》云明初人所编。)

  沈易《博文编》四卷

  吴相《沧海遗珠》十卷......《黔类》十八卷

  詹景凤《六纬撷华》十卷

  焦竑《类林》八卷

  彭好古《类编杂说》六卷

  王家佐《古今元屑》八卷

  况叔祺《考古词宗》二十卷

  朱谋〈土韦〉..........

清史稿·志·卷一百四十七

.....

  宋谢采伯《密斋笔记》五卷。

  《续笔记》一卷。

  宋郑至道《琴堂谕俗编》二卷。

  元李冶《敬斋古今注》八卷。

  元李翀《日闻录》一卷。以上乾隆时敕辑。

  以上杂家类杂说之属

  《韵石斋笔谈》二卷。姜绍书撰。

  《七颂堂识小录》一卷。刘体仁撰。

  《研山斋杂记》四卷。不著撰人氏名。

  《老老恒言》五卷。曹庭栋撰。

  《初学艺引》二十三卷。..........

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六十八

..........本名镛堂,字在东。与弟礼堂俱事钱塘卢文弨。沉默朴厚,学术精审。续其高祖将绝之学,儗经义杂记为拜经日记八卷,高邮王念孙亟称之。其叙孟子年谱,辨齐宣王、湣王之譌,闽县陈寿祺叹为绝识。又著拜经文集四卷,月令杂说一卷,乐记二十三篇注一卷,孝经考异一卷,子夏易传一卷,诗考异四卷,韩诗遗说二卷、订譌一卷,校郑康成易注二卷。其辑子夏易传,辨此传为汉韩婴作,非卜子夏。其诗考异大旨如王伯厚,但逐条必自考辑,不依循王本。..........

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六十九

..........於古人。凡纬书所言十纪,史所云天皇、地皇、人皇,皆妄也。谓战国杨、墨横议,常非尧、舜,薄汤、武,以快其私。毁尧则讬诸许由,毁禹则讬诸子高,毁孔子则讬诸老聃,毁武王则讬诸伯夷。太史公尊黄、老,故好采异端杂说,学者但当信论、孟,不当信史记。谓夏、商、周未有号为某公者,公亶父相连成文,犹所谓公刘也。“古公亶父”,犹言“昔公亶父”也。谓匡为宋邑,似畏匡、过宋本一事,“匡人其如予何”、“桓魋其如予何”,似一时一事之言,记者小异..........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