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2 / 4页

汉书·传·楚元王传

..........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在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礼》、《春秋》先师,皆起于建元之间。当此之时,一人不能独尽其经,或为《雅》或为《颂》,相合而成。《泰誓》后得,博士集而读之。故诏书称曰;“礼坏乐崩,书缺简脱,联甚闵焉。”时汉兴已七八十年,离于全经,固已远矣。

  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官,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后..........

隋书·志·卷二十七

..........得虞、夏、商、周四代之 典,删其善者,上自虞,下至周,为百篇,编而序之。遭秦灭学,至汉,唯济南伏 生口传二十八篇。又河内女子得《泰誓》一篇,献之。伏生作《尚书传》四十一篇, 以授同郡张生,张生授千乘欧阳生,欧阳生授同郡倪宽,宽授欧阳生之子,世世传 之,至曾孙欧..........京,相传不绝,而欧阳最盛。初汉武帝时,鲁恭王 坏孔子旧宅,得其末孙惠所藏之书,字皆古文。孔安国以今文校之,得二十五篇。 其《泰誓》与河内女子所献不同。又济南伏生所诵,有五篇相合。安国并依古文, 开其篇第,以隶古字写之,合成五十八篇。其余篇简错乱,不可复..........

太平御览·人事部·卷六十

..........义》曰:天地温厚之气,始於东北,盛於东南,此天地之仁义也。

  《毛诗·生民》曰:《行苇》,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草木。

  《尚书·太甲》曰:民罔常怀,怀于有仁。(民所归无常,以仁政为常。)

  又《泰誓》曰: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论语·时仁》曰:里仁为美,(居仁者之里是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求善居而不处於仁者之里,不得为有知。)

  又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又..........

太平御览·学部·卷三

..........撰。)上断於尧,下讫於秦,凡百篇,而为之序。

  刘歆《七略》曰:《尚书》,直言也。始欧阳氏先名之,大夏侯、小夏侯立於学官,三家之学,於今传之。

  陆德明《经典释文》曰:汉宣帝本始中,河内女子得《泰誓》一篇献之,与伏生所诵合三十篇,汉世行之。江左中兴,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奏上孔传《古文尚书》,亡《舜典》一篇,乃取王肃注《尧典》"慎徽五典"下分为《舜典》一篇,以续之。

  《后汉书·杜林传》曰:河南..........

太平御览·治道部·卷一

  ○君

  《尔雅》曰: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易·师卦》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

  《尚书·泰誓》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

  又曰:《洪范》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

  《毛诗》曰: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

太平御览·刑法部·卷七

..........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罪

  《书·舜典》曰: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又《汤誓》曰: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殛,诛也。

  又《泰誓》曰:予克授,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授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

  《韩诗外传》曰:齐景公之时,民有得罪於景公者。景公大怒,缚置之殿下,召左右支解之。晏子左手持头,右手磨刀,仰面而问曰:"..........

太平御览·方术部·卷九

..........之曰黑臀。於今再矣。"襄公曰:"驩,此其孙也。(此周子者,晋襄公之孙也。)而令德孝恭,非此其谁!且其梦曰:'必驩之孙,实有晋国。'其卦曰:'必三取君於周,其德又可以君,国三袭焉。'(袭,合也。三合德梦卦也。)吾闻之《泰誓》曰:'朕梦协于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以三合袭,晋仍无道而鲜胄,其将失之矣。早善晋子,其当之。"顷公许诺。及厉公之乱,召周子而立之,是为悼公。(乱谓煞之。)

  《智琼传》曰:弦超为神女所降。论者以为..........

匡谬正俗·卷二

..........。不为古字也。

  古文戮字

  商书汤古誓字云。予则孥汝。孔安国传云。古之用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今云孥戮。权以胁之。使勿犯也。案孥戮者。或以为奴。或加刑戮。无有所赦耳。此非孥子之孥。犹周书泰誓称囚孥正士。亦谓或囚或孥也。岂得复言并子俱囚一无囚字也。又班固汉书季布传赞云及至困亢奴僇苟活。盖引商书之言以为折衷矣。

  御

  周书牧誓篇云。弗御克奔。以役西土。孔安国注云。商众能奔来降者不迎..........

日知录·卷四

.....  未为天子,则虽建子而不敢谓之“正”,《武成》“惟一月壬辰”是也。已为天子,则谓之“正”,而复加“王”以别于夏、殷,《春秋》“王正月”是也。○春秋时月并书《春秋》时月并书,于古未之见。考之《尚书》,如《泰誓》:“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金滕》:“秋,大熟,未获。”言时则不言月。《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太甲》中:“惟三祀十有二月朔。”《武成》:“惟一月壬辰。”《康诰》:“惟三月哉生魄。”《召诰》:..........

史通·内篇·言语

..........机之发,荣辱之主,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则知饰词专对,古之所重也。夫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言语难晓,训释方通。是以寻理则事简而意深,考文则词艰而义释,若《尚书》载伊尹之训,皋陶之谟,《洛诰》、《牧誓》、《泰誓》是也。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大夫、行人,尤重词命,语微婉而多切,言流靡而不淫,若《春秋》载吕相绝秦,子产献捷,臧孙谏君纳鼎,魏绛对戮杨干是也。战国虎争,驰说云涌,人持《弄丸》之辩,家挟《飞钳》之术,剧..........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