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2 / 4页

菜根谭·概论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月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

宋史·列传·卷五十四

.....

  西北久安,洙作《叙燕》、《息戍》二篇,以为武备不可弛。

  《叙燕》曰:

  战国世,燕最弱。二汉叛臣,持燕挟虏,蔑能自固,以公孙伯珪之强,卒制于袁氏。独慕容乘石虎乱,乃并赵。虽胜败异术,大概论其强弱,燕不能加赵。赵、魏一,则燕固不敌。唐三盗连衡百余年,虏未尝越燕侵赵、魏,是燕独能支虏也。自燕入于契丹,势日炽大。显德世,虽复三关,尚未尽燕南地。国初,始与并合,势益张,然止命偏师备御。王师伐蜀..........

宋史·列传·卷九十二

..........经制,建三堡,复永康为军,因诈杀羌众以为中正功,与深相结,至出妻拜之。中正还阙,举充可任。召判都水监,进直史馆。中书都检正御史彭汝砺论其媚事中正,命遂寝。

  河决曹村,充往救护,还,陈河防十余事,概论"水衡之政不修,因循苟且,浸以成习。方曹村决时,兵之在役者仅十余人,有司自取败事,恐未可以罪岁也。"加集贤殿修撰、提举市易,岁登课百四十万。故事当赐钱,充曰:"奏课,职也,愿自今罢赐。"诏听之。

.........

三命通会·卷二·论冲击

..........者,如马在巳见亥字之类;破合者,乃干合被支破,如甲午人见己亥,或见巳字,即破己亥,逢子破甲午合之类。诗云:相冲还是自相生,集来帝座位无刑;更得华盖兼权煞,为官清显统雄兵”。

  可见冲破有吉有凶,不可概论

翠微先生北征录·卷一·平戎十策

..........所以拳拳于论事之首也。

  ◎招军

  臣尝观太公练士,必因其能否聚为十一等级,未尝有废弃不用之卒。吴起练锐,各因其材别为五等,故决围屠城无施不可。夫天之降材,不可以一律拘。故君之用材,不可以一概论

  将限之以等量邪?长者或懦而无能,短者反勇而有用。将律之以肥瘠邪?肥者或拙于驱驰,瘠者反俊而骁勇。将齐之以老少邪?少者或钝于教阅,老者反精于鞍马。将取之以善恶邪?善者或嫌于姑息,恶者反雄于战斗..........

葬书·内篇

..........乎趋揖朝拱,端正严而不刺侧,明净而不模糊。情势如此,乌有不吉?更欲不亲五害。五害者,童、断、石、独、过也。

  十一不具,是谓其次。

  此特指上地而言。十中有一t缺1]泥以为说,则世间无全地矣,非概论也。

  海眼曰:篇中形势二字,义已了然,可见势在龙,而形在局,非俗人之所谓喝形也。奈何卑鄙之说,易惑人心,须至捆蔽,以论传论,以肓诱肓,无益反害,莫此为甚。总之道理原性广大精微,古圣先贤原为格物致..........

清史稿·列传·卷一百五十三

..........老成膺分陕之寄,大事多以谘决。其时盐、河、漕皆积困,玉庭持重,晚稍模棱。攸銛直行己意,眷注遂衰,然其汲引人才,识量远矣。李鸿宾初以建言骤起,后乃簠簋不饬,贻海疆隐患。三人皆不能以功名终,公私之殊,不可概论也。

绣云阁·第一百回

..........苦,何得祷及神鬼哉?”馆师曰:“吾为读书士子,所信者惟在圣贤。昔孔子疾时,门人请祷于上下神祗,是祷诸神祗之圣贤者也。岂如尔辈常以‘仙神’二字惊世骇俗耶?”三缄曰:“道士中有以仙神骇人者,有不以仙神骇人者,尔何得一概论之?然不以神仙骇人,而亦有时以仙神教世,其说皆出自前贤也。尔岂未读神道设教之书乎?”馆师曰:“不怕尔巧于辩论仙神之有,吾实不信之。”三缄曰:“尔既不信,吾不尔强。以吾视尔,为不识时务之迂先生也。吾言及先生之迂..........

林公案·第四十四回

..........疏,缮正拜发,奏明查拿烟贩,收缴烟具、烟土总数,并声明楚省鸦片已有肃清之望。此折到京,道光帝披阅动容,就令各省督抚将军,厉行烟禁,并谕令在廷诸臣,各抒所见,究竟黄鸿胪所奏,家藏鸦片烟具,以及兴贩开馆的概论死罪新律,是否可以颁行?道光帝无非为慎刑恤民起见,不料引起一班廷臣纷纷争论。且有英夷密派汉奸入京运动,于是论死新刑,终究不能颁行。后来的鸦片战争,和第一次缔结的辱国丧权的不平等条约,都由这次纷议而来。..........

后西游记·第三回

..........贤王不谓过谦,俗语说得好,耕问仆,织问婢。他事不敢苦求,但生死一案,乃列位贤王之执掌;善恶两途,乃列位贤王所分别。且请问:颜回寿夭,盗跖长年,这个生死善恶却怎生判断?”秦广王道:“上仙不耻下问,敢不竭愚。概论其常,则寿夭本于善恶;分言其变,则寿夭万万不齐。有资禀弱强之寿夭,有斲丧保养之寿夭,有天眷天罚之寿夭。若颜回、盗跖之寿夭,乃资禀强弱之任其夭也。有流芳遗臭之善恶,有享福受祸之善恶,有应运应劫之善恶。若..........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