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4页

百家姓·束

..........渊源纯正的汉族姓氏,因为历经多次演变,出现在汉代,所以人口较少。
  源流一
  出自妫姓,由疎氏所改。据《晋书·束皙传》载,古代战国时,齐国有一个部族姓疎(古“疏”字的异体字)。汉代时候有个叫疎广的人,宣帝时任太子太傅,东海兰陵(今山东..........自东海为了避王莽之难,迁居沙鹿山(在今河北省大名县境内)。遂去疋改为束氏,称束姓,世代相传。
  从《晋书·束皙传》记载考证,束姓是西汉高士汉疎广是后裔。王莽末年,疎广的曾孙孟达,对王莽篡政不满,莽“立新”后,孟达避难逃至东..........

晋书·列传·第二十一章

..........性爱士 人,有表荐者,恆为其辞。东平太叔广枢机清辩,广谈,虞不能对;虞笔,广不能 答;更相嗤笑,纷然于世云。

  束皙,字广微,阳平元城人,汉太子太傅疏广之后也。王莽末,广曾孙孟达避 难,自东海徙居沙鹿山南,因去疏之足,遂改姓焉。祖混,陇西太..........  尝为《劝农》及《饼》诸赋,文颇鄙俗,时人薄之。而性沈退,不慕荣利,作 《玄居释》以拟《客难》,其辞曰:

  束皙闲居,门人并侍。方下帷深谭,隐几而咍,含毫散藻,考撰同异,在侧者 进而问之曰:“盖闻道尚变通,达者无穷。世乱则救其纷,时泰..........

隋书·志·卷十四

..........方其中,天地同明,明还自夺,故望之若小。火当夜而扬光,在昼则不明也。 月之于夜,与日同而差微。”

  晋著作郎阳平束皙,字广微,以为傍方与上方等。傍视则天体存于侧,故日出 时视日大也。日无小大,而所存者有伸厌。厌而形小,伸而体大,盖其理也。..........。故仰游云以观月,月常动而云不 移;乘船以涉水,水去而船不徙矣。

  姜岌云:“余以为子阳言天阳下降,日下热,束皙言天体存于目,则日大,颇 近之矣。浑天之体,圆周之径,详之于天度,验之于晷影,而纷然之说,由人目也。 参伐初出,在旁则..........

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七·博物

..........食之。了不复饥。可半年许,乃出蜀中。因归洛下,问张华。华曰:此仙馆,所饮者玉浆,所食者龙穴石髓也。(出《小说》)

  束皙  

  晋武帝问尚书郎挚仲冶:三月三日曲水,其义何旨?答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而俱亡。一村以为..........怪,乃相推之水滨盥洗,因流以滥觞。曲水之义,盖起此也。帝曰:若如所谈,便非嘉事也。尚书郎束皙进曰:仲冶小生,不足以知此。臣请说其始。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东(明抄本东作洝,《太平御览》三十引..........

齐民要术·卷九

..........一)唐段公路《北戶錄》卷二「食目」記載有「曼頭餅」和「渾沌餅」。崔龜圖在「曼頭餅」下注:「《齊民要術》書上字。束皙《餅賦》作「●頭」字。」在「渾沌餅」下又注:「《要術》書上字。……」這兩條注很重要。因為從崔注中說明《要術》中原..........。」又「●,同●。」《廣韻》上聲「厚」韻:「,同●。」說明「●」即「●●」,亦即「」。唐段公路《北戶錄》卷二:「束皙《餅賦》:「、●燭。」顏之推云:「今內國,以油蘇煮之;江南謂蒸餅為,未知何者合古?」」《要術》的「●」是..........

夜航船·文学部·经史

..........今之《礼记》也。

  毛诗

  荀卿授汉人鲁国毛亨作训诂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以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以二公所传,故名《毛诗》。

  汲冢周书

  《束皙传》:晋太康二年,汲县人盗发安厘王冢,得竹书数十车,蝌蚪文字杂写经书。皙为著作,随宜分析,皆有考证,曰“汲冢周书”。

  乐记

  汉文帝始得窦公所献周公大司乐章,..........

通典·卷四十一

..........堂隆、蒋济、王肃、秦静、刘表、刘绍、卢毓、陈群、鱼豢、王沈。蜀有谯周、蒋琬、孟光、许慈。吴则宋敏、丁孚。晋有郑冲、荀顗、陈寿、孙盛、羊祜、杜元凯、卫瓘、庾峻、袁准、贺循、任恺、陈铨、孔备、刘逵、挚虞、束皙、傅咸、邹湛、蔡谟、孔衍、庾亮、范宣、范汪、徐邈、范甯、刁协、荀崧、卞壸、葛洪、王彪之、司马彪、干宝、徐广、谢沈、王裒、何琦、虞喜、应贞。宋有徐羡之、傅亮、臧焘、徐广、裴松之、何承天、颜延之、雷次宗、..........

通典·卷五十五

..........饮於高禖之庭。带以弓韣,求男之祥。)

  汉武帝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始立为高禖之祠於城南,祭以特牲。(晋博士束皙云:“汉武帝晚得太子,始为立高禖之祠。高禖者,人之先也。故立石为主,祀以太牢也。”)

  后汉因之,祀於仲春之月..........於城南,祀以特牲。惠帝元康六年,高禖坛上石,中破。博士议:“礼无高禖置石之文,未知设造所由。既已毁破,可无改造。”束皙议以为:“石在坛上,盖主道也。礼,祭器弊则埋而置新,今宜埋而更造,不宜遂废。”后得高堂隆故事,诏更镌石,令如旧,置..........

通典·卷八十九

..........无服。与尊者为一体,不敢服其私亲。(在旁而及曰施。亲者属也,母子至亲,无绝道也。施音以豉反。)

  晋束皙问:"嫡子为出母无服,母为子有何服?"步熊答:"但为父后,故不得服耳。母为之服周。嫡子虽不服外祖..........,则别为异室,亦有庐,变除垩室及禫,如亲子也。亦报子周。不言报者,凡经中之文悉报也。")

  晋束皙问曰:"继母嫁从服,当立庐不?"步熊答曰:"父卒,继母嫁,如母,应居倚庐。"

  皇密云..........

通典·卷一百四

..........以上,虽不追王列在正庙,臣下应讳,礼有明义。宜班下讳字,使咸知所避,上崇寅严之典,下防僣同之谬。"

  束皙不得避讳议云:"元康七年诏书称,咸宁元年诏下尊讳,风伯雨师,皆为诂训。又公官文书吏人上事,称引经书者,复多回避.........."按周礼大宗伯职云:'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此礼文正称,应如丙辰诏书,不改其名。"事下五府博议。贼曹属束皙议:"按风伯之名,所由来远,其在汉魏,固已有之,非晋氏避讳始造此号也。若以异於周礼,宜当变改,则今国家行事,神物称号..........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