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4页

太平广记·卷三·神仙三

..........之耶?”

  夫人谢曰:“谨受命矣。但环(环下原有倒字,据明抄本、陈校本删)昔蒙倒景君、无常先生二君,传灵飞之约,以四千年一传,女授女,不授男,太上科禁,已表于昭生之符矣。环受书以来,并贤大女即抱兰,凡传六十八女子,固不可授男也。伏见扶广山青真小童,受《六甲灵飞》于太甲中元,凡十二事,与环所授者同。青真是环入火弟子,所受《六甲》,未闻别授于人。彼男官也,今止敕取之,将以授彻也。先所以告篇目者,意是悯其有..........

开元释教录·总录·卷六

.......

  称扬诸佛功德经三卷(亦名集诸佛华经亦直名集华经一名现在佛名经或四卷第三出与罗什等出者同本见道慧宋齐录)  方便心论一卷(或二卷凡四品第二出与东晋觉贤出者同本见道慧宋齐录及僧佑录)  付法藏因缘传六卷(或无因缘字亦云付法藏经或四卷或云二卷见道慧宋齐录第三出与宋智严魏昙曜出者同本亦见僧佑录)

  杂宝藏经八卷(录云十三卷未详今只有八卷见道慧宋齐录及僧佑录)  右五部一十九卷其本并在沙门吉迦夜。魏..........

开元释教录·别录·卷三

..........  菩萨本缘经三卷(僧伽斯那撰或四卷或三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单本)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三卷。

  大唐至相寺沙门释智严译(新编入录单本)

  上三集十卷同帙。  付法藏因缘传六卷(或无因缘字或四卷或三卷)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第三译三译二阙)  坐禅三昧经三卷(一名菩萨禅法经或云禅经或二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一译两译一阙)  又群录中。复有阿兰若习禅法经二..........

开元释教录·入藏录·卷二

..........卷)五十四纸。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三卷八十一纸。

  上三集十卷同帙。

  付法藏因缘传六卷(或无因缘字亦云付法藏经或二卷或四卷)八十二纸。

  坐禅三昧经三卷(一名菩萨禅法经或直云禅经或云阿兰若习禅法..........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三卷(八十一纸)唐释智严译。

  上三集十卷同帙。

  付法藏因缘传六卷(或无因缘字亦云付法藏经或四卷或三卷八十二纸)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

  坐禅三昧经三卷(一名菩萨禅法经..........

书目答问·卷一·经部

..........通行杜氏巾箱《六经》单注本,尚不谬。

  坊本音注,皆不可据。)

  《易宋朱子本义》四卷。

  《宋程子传》四卷。(江宁本本义,依《朱子》原本十二卷,兼刻程传,他本无。)

  《书》宋蔡沈集传六卷。《诗》朱子集传八卷。(武昌局本附序。)

  《春秋》旧用宋胡安国传,乾隆间废,改用《左传》杜注三十卷。(江宁本左传有姚培谦

  补注,鲍本合刻三传,附《春秋传说汇纂》。)

  《礼记》元陈澔..........

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九十四

..........补遗十二人,附见五人,续补二十人,附见七人,合共四十有四人,次於前传四十六卷之后。

  集所校著都为观我生室汇十二种。如四元玉鉴细草二十四卷,释例二卷,校正算学启蒙三卷,校正割圜密率捷法四卷,续畴人传六卷,皆别有单行本。

  外已刻者尚得七种,曰句股容三事拾遗三卷,附例一卷,本绘亭监副博启法补其遗,取内容方边员径垂线交互相求,一以天元驭之。曰三角和较算例一卷,取斜平三角形中两边夹一角术镕入天元法,..........

日知录·卷二十六

..........八卷完者都,十九卷完者拔都,亦一人作两传。盖其成书不出于一人之手。

  宋濂《序》云:“洪武元年十二月,诏修《元史》,臣濂、臣衤韦总裁。二年二月丙寅开局。八月癸酉书成。纪三十七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传六十三卷。”顺帝时无《实录》可征,因未得为完书。上复诏仪曹遣使行天下,其涉于史事者,令郡县上之。三年二月乙丑开局,七月丁亥书成。纪十卷,志五卷,表二卷,传三十六卷。凡前书有所未备,颇补完之。总裁仍濂、衤韦..........

艺舟双楫·卷二·论文二

..........聪,而不忍以纯白之身,见辱伍伯,为此自承耶?故临刑而以繙竿白雪,则知孝妇之冤结无可告诉者,非极至隔绝天地之和,历三年之久,毒流千 里不止也。且其时守令之听此狱也,非有所为而为,而祸已如此;良可惧矣。世所传六月雪传奇,或借孝妇为言,而别有所寄,非传本事。近人作《东海记》以纪其 实,顾杂以现行事例,又其文不词,不足以耸动观听。太仓王君季旭更之,其词旨悱怵,其节奏简易。吾知坐华屋绮筵,而征新曲者,必有思齐内省之..........

潜夫论·卷二·明闇

..........〕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诬,而远人不得欺也〔一四〕;慢贱信贵,则朝廷谠言无以至〔一五〕,而洁士奉身伏罪于野矣〔一六〕。

  〔一〕书尧典。“通”旧作“达”,据治要改。史记五帝纪述尚书作“通”,汉书王莽传同。韩诗外传六亦云:“牧者所以开四目,通四聪。”汉书晁错传云:“近者献其明,远者通厥聪。”亦用尚书文。

  〔二〕管子九守主明云:“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

史通·外篇·古今正史

..........一书,其《臧质》、《鲁爽》、《王僧达》诸传,又皆孝武自造,而序事多虚,难以取信。自永光已后,至禅让十余年中,阙而不载。至齐著作沈约,更补缀所遗,制成新史。始自义熙肇号,终乎昇明三年。为纪十、志三十、列传六十,合百传,名曰《宋书》。

  永明末,其书既行,河东裴子野更删为《宋略》二十卷。沈约见而叹曰:“吾所不逮也。”由是世之言宋史者,以裴《略》为上,沈《书》次之。右说《宋书》。

  齐史,江淹始受诏著述..........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