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1页

左传·隐公·隐公七年

  【经】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滕侯卒。夏,城中丘。齐侯使其弟年来聘。秋,公伐邾。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传】七年春,滕侯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称嗣也,以继好息民,谓之礼经。

  夏,城中丘,书,不时也。

  齐侯使夷仲年来聘,结艾之盟也。

  秋,宋及郑平。七月庚申,盟于宿。公伐邾,为宋讨也。

  初,戎朝于周,发币于公卿,凡伯弗宾。冬,王使凡伯来聘。..........

水经注·卷九

..........所处,袁彦伯《竹林七贤传》,嵇叔夜尝采药山泽,遇之于山,冬以被发自覆,夏则编草为裳,弹一弦琴,而五声和。其水三川南合,谓之清川。又南径凡城东。司马彪、袁山松《郡国志》曰:共县有凡亭,周凡伯国。《春秋》隐公七年,《经》书,王使凡伯来聘是也。杜预曰:汲郡共县东南有凡城。今在西南。其水又西南与前四水总为一渎,又谓之陶水,南流注于清水。清水又东周新丰坞,又东注也。  东北过获嘉县北,《汉书》称越相吕嘉反,武帝元鼎..........

水经注·卷二十五

..........丁复为侯国。沂水又南与蒙山水合,水出蒙山之阴,东流,径阳都县南,东注沂水。沂水又左合温水,水上承温泉陂,而西南入于沂水者也。

  南过琅邪临沂县东,又南过开阳县东。

  沂水南径中丘城西。《春秋》隐公七年。夏,城中丘。《左传》曰:书不时也。沂水又南径临沂县故城东。《郡国志》曰:琅邪有临沂县,故属东海郡。有治水注之。水出泰山南武阳县之冠石山。《地理志》曰:冠石山,治水所出。应劭《地理风俗记》曰,武水出焉..........

公羊传·隐公·七年

  一、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滕侯卒。

  何以不名?微国也。微国则其称侯何?不嫌也。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

  二、夏,城中丘。

  中丘者何?内之邑也。城中丘,何以书?以重书也。

  三、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兄。

  四、秋,公伐邾娄。

  五、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此聘也,其言伐之何?执之也..........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槐西杂志二(2)

..........论叔姬归皕一事,推阐至精。夜梦一古妆女子,仪卫曾严,厉色诘之曰:武王元女,实主东岳,上帝以我艰难完节,接迹共姜,俾隶太姬为贵神,今二千余年矣。昨尔述竖儒之说,谓我归皕为婬于纪季,虚辞诬诋,实所痛心,我隐公七年归纪,庄公二十年归眘,相距三十四年,已在五旬以外矣。以斑白之嫠妇,何由知季必悦我?越国相从,春秋之法,非诸侯夫人不书,亦如非卿不书也。我待年之媵,例不登诸简策,徒以矢心不二,故仲尼有是特笔。程端学何所..........

日知录·卷三十一

..........万年。然而致止则有由矣。《汉志》言齐俗夸诈。自大公、管仲之馀,其言霸术已无遗策。而一二智慧之士猖为迂怪之谈,以耸动天下之听,不过欲时君拥,辩士诎服,为名高而已,岂知其患之至于此也!

  ○楚丘《春秋·隐公七年》:“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杜氏曰:“楚丘,卫地,在济阴成武县西南。”夫济阴之成武,此曹地也,而言卫非也。盖为僖公二年“城楚丘”同名而误。按卫国之封本在汲郡朝歌。懿公为狄所灭,渡河而东,立戴公,以庐于曹。杜氏曰:..........

日知录·卷三十二

..........。”“不”上省一“岂”字。《礼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幼”上“好”上各省一“非”字。

  《公羊传·隐公七年》;“母弟称弟,母兄称兄。”注:“母弟,同母弟。母兄,同母兄。不言同母,言母弟者,若谓‘不如’言‘如’矣,齐人语也。”

  ○岁天之行谓之岁。《书》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岁二月,东巡狩”是..........

谷梁传·隐公·七年

  一、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

  其不言逆何也?逆之道微,无足道焉尔。

  二、滕侯卒。

  滕侯无名,少曰世子,长曰君,狄道也。其不正者名也。

  三、夏,城中丘。

  城为保民为之也。民众城小则益城,益城无极。凡城之志,皆讥也。

  四、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诸侯之尊,弟兄不得其属通。其弟云者,以其来接于我,举其贵者也。

  五、秋,公伐邾。

  六、冬,天王..........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