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1页

本草纲目·草部·荭草

释名
游龙、石龙、天蓼、大蓼。

气味
(实)咸、微寒、无毒。

主治
消渴、去热、明目益气、亦治瘰疬、痞块。荭草的花能散血、消积、止痛。

神农本草经·中品·菜部·蓼实

..........》曰:生雷泽。

  案《说文》云:蓼、辛菜蔷虞也,蔷,蔷虞,蓼。《广雅》云:荭、茏、(上艹下左吉右页)、马蓼也。《尔雅》云:蔷虞,蓼。郭璞云:虞蓼,泽蓼,又荭,茏古,其大者,归。

  郭璞云:俗呼荭草为茏鼓,语转耳。《毛诗》云:隰有游龙,《传》云:龙,红草也。

  陆玑云:一名马蓼,叶大而赤色生水中,高丈余,又以薅杀蓼。《传》云:蓼,水草也。

肘后备急方·卷三·第二十一

..........碎,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尽,即消,待极饥乃食一碗薄粥,其药唯极饮之,良。若卒无高良姜,母姜一两代之,以清酒一升,煮令极熟,和滓食之,虽不及高良姜,亦大效矣。

  唐《本注》云,香港脚。

  煮荭草浓汁,渍之,多瘥。

  《简要济众》治香港脚连腿肿满,久不瘥方。

  黑附子一两,去皮脐,生用,捣为散,生姜汁调如膏。涂敷肿上,药干再调涂之,肿消为度。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