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2 / 50页

配·第三回

..........“大姐是嫩生生的皮肤,怎生受得这样棍棒。全仗老安人格外扶养,若是少米无柴,老奴情愿一面承当。请老安人且息怒,待我替大姐拾柴如何?”贾氏道:“你怎么替得了她,她去也少不得你。莲还不去,去则便罢,不去定要打死。”奶娘道:“大姐不必作难,我与你同去罢。”莲没奈何,说道:“母亲,孩儿愿去。”贾氏道:“既是愿去,你且起来。这是镰刀一把,麻绳一条,交与奶娘同去。下午回来,要大大两个芦柴,若要不足,打你个无数。阿弥陀佛,贪训女儿..........

配·第四回

..........休说此话,古人先苦后甜,往往有之。暂且忍耐,不必伤感。”说话中间,二人已到芦边。奶娘道:“大姐你且坐在这边歇息,待我去斫柴。”莲依从,坐在草地,想起自己苦处,未免啼悲。这且按下不提。

  却说李春发,与张言行约定在乌龙冈上送别。次日起来,用了早..........方才自己上马旋转归家。也是天缘有分,恰好在芦林经过,忽抬头望见一个老妇人拾柴,一个幼女坐在尘埃不住啼哭。停住马,仔细向莲一望,心中惊讶道:你看此女,生得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年纪不过二八,天生俏丽,并非小户女儿。不在闺中刺绣,却在..........

配·第五回

..........。就是那三尺孩童也瞒他不过,何敢来瞒哄老娘。既伤风化,又坏门阁。如今做这出乖露丑的事情,我今日岂肯与你干休,我只打你这贱人。”莲道:“母亲且住,别事拷打,可以忍受,无影无踪,冤屈事情,如何应承的。”贾氏道:“也罢,我也管你不下,不免前去报于乡地,明早..........州出首,到那时官府自有处置,方见我所说不错。”说完,怒恨恨走到房中,带了些零零碎碎银子,竟自闭门去了。吓得那莲女小鹿儿心头乱跳,两鬓上血汗交流,说道:“这却怎么了,平地中起此风波。叫声奶娘,此事若果到官,一则出乖弄丑,二来连累李相公。..........

配·第六回

..........姻缘,想是前生注定的。你若不从,我岂肯罢休。当这僻静所在,就是你想求人救援,也是万万不能够的。犹如笼中之鸟,哪得飞去。”莲心中暗想道:“我到此时,岂是蝼蚁贪生。但死的不明不白,有何益处。目下生个计策,倘或能把强人谋害,岂不痛快。若要不能,任..........且请息怒,夫妻之事非我不从,只为无媒苟合,故此不从。”侯上官欢喜道:“既要媒妁这也不难,你我拜了天地,就以星斗为媒何如。”莲暗想道:“你看这贼,势不能止,不免将计就计,反害了他,才可保全。那高岸上面有数棵梅树,只说作亲也要些花草,哄他上岸折花,..........

配·第十一回

..........公子要娶一妾,把你卖给张门了,怎么听是娼门。明日就要过门,你去收拾衣鞋,到他家享荣华去罢,强如在此忍饥受饿。”联暗自沉吟道:“听他巧言花语,不怀好意,我的亲生母哪里去了,落得女儿无依无靠,有什么好下梢?”不觉啼哭起来。侯上..........你口口说李花有冤,我且不打你,你就把他的冤枉说来。”石敬坡道:“李花是一柔弱书生,安能杀人。况且平日行径端方。拐藏莲,也是必无之事。”知府道:“他既招承,你何得代他强辩。”石敬坡道:“经此大刑,安得不屈打成招?”知府大怒道:“那李花私..........

繁露·卷六

..........

  符瑞第十六

  有非力之所能致而自至者,西狩获麟,受命之符是也,然后托乎春正不正之间,而明改制之义,一统乎天子,而加忧于天下之忧也,务除天下所患,而欲以上通五帝,下极三王,以通百王之..........,则天容遂矣。百官同望异路,一之者在主,率之者在相。

  俞序第十七

  仲尼之作春也,上探正天端,王公之位,万民之所欲,下明得失,起贤才,以待后圣,故引史记,理往事,正是非,见王公,史记十二公..........

繁露·卷八

..........定率得三千六百口,一世子宰,今百石,史五人,宗妇、仕卫、世子臣。

  仁义法第二十九

  春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故仁之为言人也,义之为言我也,言名以别矣。仁之于人,义..........食之,教之诲之。”先饮食而后教诲,谓治人也;又曰:“坎坎伐辐,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先其事,后其食,谓治身也。春刺上之过,而矜下之苦;小恶在外弗举,在我书而诽之;凡此六者,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且论已..........

繁露·卷十一

..........则敬顺其礼;百姓不安,则力其孝弟。孝弟者,所以安百姓也,力者,勉行之,身以化之。天地之数,不能独以寒暑成岁,必有春夏冬;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故曰:先之以博爱,教以仁也;难得者,君子不贵,教以义也;虽天子必有尊也,..........故人主之大守在于谨藏而禁内,使好恶喜怒,必当义乃出,若暖清寒暑之必当其时乃发也,人主掌此而无失,使乃好恶喜怒未尝差也,如春冬夏之未尝过也,可谓参天矣。深藏此四者而勿使妄发,可谓天矣。

  天容第四十五

  天之道,有..........

繁露·卷十二

..........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如寒暑之必当其时乃发也,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阳之多于阴也。是故天之行阴气也,少取以成,其余以归之冬;圣人之行阴气也,少取以立严,其余以归之丧,丧亦人之冬气。故人之太阴不用于刑而用于丧,天之太阴不用于物而用于.....

  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也,不得两起,故谓之一;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阴与阳,相反之物也,故或出或入,或右或左,春俱南,俱北,夏交于前,冬交于后,并行而不同路,交会而各代理,此其文与!天之道,有一出一入,一休一伏,其度一也,然而不同意。阳之出,常县..........

繁露·卷十四

..........五谷伤有殃;水干土,夏寒雨霜;木干土,?虫不为;火干土,则大旱。  水干金,则鱼不为;木干金,则草木再生;火干金,则草木荣;土干金,五谷不成。

  木干水,冬蛰不藏;土干水,则蛰虫冬出;火干水,则星坠;金干水,则冬大寒。

.........行变救第六十三

  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不救以德,不出三年,天当雨石。木有变,春凋荣,木在,春多雨,此繇役众,赋歛重,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人;救之者,省繇役,薄赋歛,出仓谷,振困穷矣。火有变,冬温夏寒,..........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