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4 / 27页

淮南子·天文训

..........漏,十一月水正而阴胜。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炭轻,湿故炭重。日冬至,井水盛,盆水溢,羊脱毛,麋角解,鹊始巢,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日夏至而流黄泽,石精出,蝉始鸣,半夏生, 蚊虻不食驹犊,鸷鸟不搏黄口,八尺之景,修径尺五寸,景修则阴气胜,景短则阳气胜。阴气胜则为水,阳气胜则为旱。

  阴阳刑德有七舍。何谓七舍?室、堂、庭、门、巷、术、野。十二月德居室三十日,先日至十..........

魏书·志·卷九

..........  芒种

  靡草死

  小暑至

  螳螂生

  夏至

  鵙始鸣

  反舌无声

  鹿角解

  小暑

  蝉始鸣

  半夏

  木槿荣

  大暑

  温风至

  蟋蟀居壁

  鹰乃学习

  立秋

  腐草化为萤

  土润溽暑

  凉风至......

千金方·伤寒方下·伤寒发黄第十四

..........铢) 菟丝子 知母(各十八铢)

  上六味治,下筛,麦粥饮服五分匕,日三服,五日知,十日瘥。

  茯苓丸
  心下纵横坚而小便赤是酒疸者方。

  茯苓 茵陈 干姜(各一两) 白术(熬) 枳实(各三十铢) 半夏 杏仁(各十八铢) 甘

  上十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服三丸,日三,稍稍加,以小便利为度。(《翼方》加黄连一两,大黄十八铢,名茵陈丸,治黑疸,身体暗黑小便涩。)

  ..........

千金方·肝脏·坚症积聚第五

..........五脏寒热积聚,胪胀肠鸣而噫,食不生肌肤,甚者呕逆,若伤寒寒疟已愈,令不复发,食后服五丸,饮多者吞十丸,常服令人大小便调和,长肌肉方。

  大黄(熬) 前胡(各二两) 硝石 葶苈 杏仁(各一升) 浓朴 附子 细辛 半夏(各一两) 茯苓(半两)

  上十味,末之,蜜和,捣五千杵,服如梧子五丸,稍加至十丸,以知为度。

  五石乌头丸方
  治男子女人百病虚弱劳冷,宿寒久癖,及症瘕积聚,或呕逆不下食,并风湿诸病,..........

千金方·脾脏方·冷痢第八

..........之,搅可丸如梧子,饮服三十丸,日三。

  又方 羊脂 阿胶 蜡(各二两) 黍米(二升)

  上四味合煮作粥,一服,食后即瘥。

  治大下后腹中空竭、胸中虚满、不下食方∶芍药 半夏 甘草(各一两) 浓朴 当归 桂心(各三两) 生姜(五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二三剂最佳。

  治下痢心胸满不快,腹中雷鸣或呕吐方∶

  黄连(五两) 橘皮..........

千金方·膀胱腑方·霍乱第六

.......... 当归 芍药 细辛 桂心(各三两) 甘草 通草(各二两) 吴茱萸(二升)大 ?

  上九味 咀,以水六升,酒六升合煮,取五升,分五服。旧方用枣三十枚,今以霍乱病法多痞,故除之,如退枣入葛根二两佳。霍乱,四逆加半夏一合,附子小者一枚。若恶寒乃与大附子。

  四逆汤
  治吐下而汗出,小便复利,或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微欲绝,或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方。

  甘草(一两) 干姜(一两半)..........

太平御览·时序部·卷六

..........舌无声,絷腾驹,(恐相蹄齧。)班马政,(马政,谓掌十二闲养马之政教。)聚蓄百药。(因草木蕃庑之时,则采聚百药。)中气日在东井,(夏至为五月中气。)昏亢中,晓营室中,斗建午位之中。夏至之日,鹿角解,后五日蜩始鸣,后五日半夏生。祀皇地祗于方丘。(夏至之日祀皇地祗于方丘,以高祖神尧皇帝配坐,以岳渎等神从祀。)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夏至之日,漏刻长,阳气欲衰,阴气欲兴,阳日生,阴日死,至之日相与分。)君子齐戒,(以阴阳相争之时,务..........

肘后备急方·卷四·第三十

..........丸如梧子大,七枚,烂煮纳醋中,细吞之,得下便已,面亦得用之。

  又方,治干哕,若手足厥冷,宜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治心下痞坚,不能食,胸中呕哕。

  生姜八两,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夏五合,洗去滑,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二味合煮,取一升半,稍稍服之。

  又方,主干呕。

  取羊乳一杯,空心饮之。

  《斗门方》,治翻胃。

  用附子一个,最大者,坐于砖上,四面着火渐逼碎,入..........

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寒湿

..........独胜之寒,芳香而达窍,补火以生土,驱浊以生清也。

  四苓加木瓜浓朴草果汤方(苦热兼酸淡法)

  生于白术(三钱) 猪苓(一钱五分) 泽泻(一钱五分) 赤苓块(五钱) 木瓜(一钱) 浓朴(一钱) 草果(八分) 半夏(三钱)

  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阳素虚者,加附子二钱。

  四七、足太阴寒湿,舌灰滑,中焦滞痞,草果茵陈汤主之;面目俱黄,四肢常厥者,茵陈四逆汤主之。

  湿滞痞结,非温通而兼..........

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寒湿

..........复酸法)

  麻黄(去节,三钱) 甘草(炙,三钱) 桂枝(去皮,五钱) 芍药(三钱) 五味(二钱) 干姜(三钱) 半夏(五钱) 细辛(二钱)

  水八碗,先煮麻黄减一碗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碗,去滓,温服一碗。得效,缓后服,不知..........津液滋润而病如失矣。此证系余治验,故附录于此,以开一条门径。

  桔半桂苓枳姜汤(苦辛淡法)

  半夏(二两) 小枳实(一两) 桔皮(六钱) 桂枝(一两) 茯苓块(六钱) 生姜(六钱)

  甘澜水十碗,煮成四碗..........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