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3 / 16页

旧唐书·志·卷二十六

.....

  《开元前格》十卷 刘崇等撰。

  《开元后格》九卷 宋璟等撰。

  《令》三十卷

  《式》二十卷 姚崇等撰。

  右刑法五十一部,凡八百一十四卷。

  《七略别录》二十卷 刘向撰。

  《七略》七卷 刘歆撰。

  《今书七志》七十卷 王俭撰,贺纵补。

  《七录》十二卷 阮孝绪撰。

  《中书簿》十四卷 荀勖撰。

  《元徽元年书目..........

新唐书·志·卷四十八

..........十卷裴向上之。

  张伾《判格》三卷

  李崇《法鉴》八卷

  右刑法类二十八家,六十一部,一千四卷。失姓名九家,自《开元新格》以下 不著录十三家,三百二十三卷。

  刘向《七略别录》二十卷

  刘歆《七略》七卷

  荀勖《晋中经簿》十四卷

  又《新撰文章家集叙》五卷

  丘深之《晋义熙以来新集目录》三卷

  王俭《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录》四卷

............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六

..........二卷

  《王通元经薛氏传》十五卷

  宋如愚《剑南须知》十卷

  《黄靖国再生传》一卷(廖子孟撰)

  《曾巩行述》一卷(曾肇撰)

  《曾肇行述》一卷(杨时撰)

  《韩琦别录》三卷(王岩叟撰)

  章邦杰《章氏家传德庆编》一卷

  《胡氏家传录》一卷(不知作者)

  《河南刘氏家传》二卷(刘唐老上)

  李远《青唐录》一卷

  李格非《永洛城记》一卷..........

开元释教录·总录·卷九

..........于中析取二十六会三十九卷。为菩提流志新译。余二十三会八十一卷。并是旧译勘同编入。已备余录故不重存。其新译会名具如别录。初第十一卷宝积部中依次编列。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一卷(见大周录第二出与大般若第十会理趣分同本广略少异长..........二经。无畏性爱恬简静虑怡神。时开禅观奖劝初学。慈悲作念接诱无亏。人或问疑剖析无滞。

  开元释教录二十卷(上帙总录下帙别录十八年庚午于西崇福寺东塔院撰)

  续大唐内典录一卷(同前十八年撰)

  续古今译经图纪一卷(同前十八年撰).....

清史稿·志·卷八十三

..........广开请讬之门;额手弹冠,最便空疏之辈。宜亟停止。”报可。高宗谕禁向来新进士请讬奔竞、呈送四六颂联之陋习,既慎校文艺,复令大臣察其仪止、年岁,分为三等,钦加简选。三年,罢大臣拣选例,依省分甲第引见,临时甄别录用。后世踵行其制。嘉庆以来,每科庶常率倍旧额,各省无不入选者矣。

  凡用庶吉士曰馆选。初制,分习清、汉书,隶内院,以学士或侍读教习之。自康熙九年专设翰林院,历科皆以掌院学士领其事,内阁学士间亦参用..........

清史稿·志·卷一百四十五

..........二卷,《虞氏易言》二卷,《虞氏易候》一卷,《虞氏易变表》二卷,《周易郑氏义》二卷,《周易荀氏九家义》一卷,《易义别录》十四卷,《易图条辨》一卷,《易纬略义》三卷。张惠言撰。

  《易大义补》一卷。桂文灿撰。

............徐鼐撰。

  《郑氏爻辰补》六卷。戴棠撰。

  《周易爻辰申郑义》一卷。何秋涛撰。

  《诸家易学别录》一卷,《虞氏易学汇编》一卷,《周易卦象集证》一卷,《周易互体详述》一卷,《周易卦变举要》一卷。方申撰。

  《周..........

清史稿·志·卷一百四十六

..........《国朝箸述未刊书目》一卷。郑文焯撰。

  《国朝未刻遗书志略》一卷。朱记荣编。

  《汉刘向七略别录》一卷。马国翰辑。

  金石类

  《西清古鉴》四十卷。乾隆十四年,梁诗正等奉敕编。

.........一卷,《历代通论》一卷。任兆麟撰。

  《读史杂记》一卷,《读宋鉴论》三卷。方宗诚撰。

  《鉴评别录》六十卷。黄恩彤撰。

  《阅史郄视》四卷,《续》一卷。李塨撰。

  《读史管见》一卷。汤斌撰。..........

清史稿·志·卷一百四十八

..........  《日录论文》一卷。魏禧撰。

  《枣林艺篑》一卷。谈迁撰。

  《铁立文起》二十二卷。王之绩撰。

  《惺斋论文》一卷。王元启撰。

  《古文绪论》一卷。吴德旋撰。

  《述菴论文别录》一卷。王昶撰。

  《鸣原堂论文》二卷。曾国藩撰。

  《艺概》六卷。刘熙载撰。

  《论文章本原》三卷。方宗诚撰。

  《四六金针》一卷。陈维崧撰。

  《四六丛话》三十三卷。孙梅..........

艺舟双楫·卷一·论文一

..........女之宜纪述,以及代言之足济时用者,录为别集。代言中成于受意者,署曰代某,若断自己 意则曰为某,以示区别。《两渊》最少作,《说储》所言稍长涉事矣。然唯《农政》一册,差足自信,余说殊有不尽,可见诸施行者,既别录为成书,唯摘取叙论入 集。窃尝谓古今人思力应不相远,而古人成材多者,则以其绩学敦行不怠倦,阅历久而精进深,故出于心借于手,能以理明词举也。后之人稍长涉事,则颓然自放, 以晋卿之杰出流辈,而自壮岁以后,转侧..........

通典·卷二十二

..........右仆射为左、右匡政,咸亨元年复旧,官品第四。(上元三年闰五月,制尚书省颁下诸州府,并宜用黄纸。)武太后改二仆射为文昌左右相,进阶为从三品,寻复本阶。神龙初,复为左右仆射。(二年九月,饬门下及都省,宜日别录制饬,每三月一进。)开元元年,改为左右丞相,从二品,统理众务,举持纲目,总判省事。(二年四月,饬在京有诉冤者,并於尚书省陈牒,所司为理。若稽延致有屈滞者,委左右丞及御史台访察闻奏。如未经尚书省,不得辄..........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