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2 / 7页

千金方·妇人方上·求子第一

..........半夏 白僵蚕 当归 紫菀(各十八铢) 牛膝 沙参 干姜 秦艽(各半两) 蜀椒 附子 防风(各一两半)

  上十七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三丸,不知可增至四五丸。此药不可常服,觉有娠即止,用之大验(崔氏有桔梗、丹参各十八铢)。

  论曰∶古者求子,多用庆云散、承泽丸,今代人绝不用此。虽未试验,其法可重,故述之。

  庆云散
  治丈夫阳气不足,不能施化,施化无成方。

  覆盆子 五味子(各一升) 天雄..........

千金方·妇人方中·杂治第十七

..........断产方∶

  蚕子故纸方一尺,烧为末,酒服之,终身不产。

  治劳损产后无子,阴中冷溢出,子门闭,积年不瘥,身体寒冷方∶

  防风(一两半) 桔梗(三十铢) 人参(一两) 菖蒲 半夏 丹参 浓朴 干姜 紫菀 杜蘅(各十八铢) 秦艽 白蔹 牛膝 沙参(各半两)

  上十四味为末,白蜜和丸如小豆,食后服十五丸,日三服。不知加至二十丸。有娠止,夫不在勿服之,服药后七日方合阴阳。

.........

千金方·妇人方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

..........此十二病,得之时,因与夫卧起,月经不去,或卧湿冷地,及以冷水洗浴,当时取快,而后生百病,或疮痍未瘥,便合阴阳,及起早作劳,衣单席薄,寒从下入方。

  赤石脂 半夏(各一两六铢) 川椒 干姜 吴茱萸 当归 桂心 丹参 白蔹 防风(各一两) 芦(半两)

  上十一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十丸,日三,不知稍加,以知为度。

  白石脂丸
  治妇人三十六疾,胞中痛,漏下赤白方。

  白石脂 乌贼骨 禹余粮..........

千金方·胆腑方·万病丸散第七

..........头(各五枚) 蜈蚣(一枚) 巴豆(五十枚)

  上十五味为末,蜜和合,捣千杵,丸如小豆大,服三丸,日三,可加至五丸,一切尸疰痛悉皆主之。

  紫葛丸
  治绪热不调方。

  紫葛 石膏 人参 丹参 紫参 苦参 元参 细辛 齐盐 代赭 苁蓉 巴豆 乌头(各三分) 干姜 桂心 独活(各五分)

  上十六味为末,蜜和,更捣万余杵,丸如小豆,服六丸,食前三丸,食后三丸,忌五辛猪鸡鱼蒜,余不在禁限。若觉体中大热各减一丸..........

千金方·消渴淋闭方·消渴第一

..........蜜三斤,牛髓一斤,微火煎令如糜食,如鸡子黄大,日三。亦可饮服之。

  茯神煮散
  治虚热,四肢羸乏,渴热不止,消渴补虚方。

  茯神 苁蓉 葳蕤(各四两) 生石斛 黄连(各八两) 栝蒌根 丹参(各五两) 甘草 五味子 知母 当归 人参(各三两) 麦 (三升,《外台》作小麦)

  上十三味为末,以绢袋盛三方寸匕,水三升,煮取一升,日二服,一作一服。

  枸杞汤
  治虚劳,口中苦渴,..........

千金方·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作有时,痛则小热,痛定则寒,此皆由冬时受温气,至春暴寒,风来折之,不成温病,乃作气痛。宜先服五香连翘汤,摩丹参膏。又以白酒煎杨柳皮及暖熨之。有赤气点点者,即刺出血也。其五香连翘汤及小竹沥汤可服数剂。勿以一剂未瘥便止,..........疹、毒肿及目赤痛生障翳。若热盛者,可加芒硝二两。《经心录》无白薇,作知母、犀角、芒硝各二两)。

  丹参膏方
  丹参 蒴 莽草 蜀椒 踯躅(各二两) 秦艽 独活 白芨 牛膝 菊花 己(各一两)

  上十二味 咀,以醋二升,..........

太平御览·药部·卷八

..........精。神农甘,小寒,桐君、雷公苦,歧伯、黄帝甘,无毒,扁鹊有毒。或生邯郸。三月生,叶小锐,核黑,茎有毛。三月、九月彩根。根有头足手,面目如人。

  慕容晃与顾和书曰:今致人参十斤。

  ○丹参

  《吴氏本草》曰:丹参,一名赤参,一名木羊乳,一名郗蝉草。神农、桐君、黄帝、雷公、扁鹊苦,无毒,李氏大寒,歧伯咸。生桐柏,或生太山山陵阴。茎华小方,如荏,没赠赤。四月华紫。三月、五月彩根,阴乾,治心腹痛。

.........

肘后备急方·卷五·第三十六

.....  恶脉病,身中忽有赤络脉起如蚓状。

  此由春冬恶风入络脉之中,其血瘀所作,宜服之。五香连翘?去血。敷丹参膏,积日乃瘥,余度山岭即患。常服五香汤,敷小豆得消,以下并姚方。

  恶核病者,肉中忽有核如梅李,小者如豆粒..........壮热,?恶寒是也,此病卒然如起。有毒入腹杀人,南方多有此患。

  宜服五香连翘汤,以小豆敷之。立消,若除核,亦得敷丹参膏。

  恶肉病者,身中忽有肉,如赤小豆粒突出。便长如牛马乳,亦如鸡冠状,亦宜服漏芦汤,外可以烧铁烙之。

......

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当先化其痰,后除其热。仲景教人当知变通,故不厌推展其义,乃今人一遇是证,不辨热入之轻重,血室之盈亏,遽与小柴胡汤,贻害必多。要之热甚而血瘀者,与桃仁承气及山甲、归尾之属;血舍空而热者用犀角地黄汤,加丹参、木通之属;表邪未尽而表证仍兼者,不妨借温通为使;血结胸,有桂枝红花汤,参入海蛤、桃仁之治;昏狂甚,进牛黄膏,调入清气化结之煎。再观叶案中有两解气血燔蒸之玉女煎法;热甚阴伤,有育阴养气之复脉法;又有护..........

温病条辨·卷六·解儿难·小儿痉病螈病共有九大纲论

.......... 按小儿神怯气弱,或见非常之物,听非常之响,或失足落空,跌扑之类,百证中或有一、二,非小儿所有痉病,皆因于惊吓也。证现发热,或有汗,或无汗,面时青时赤,梦中呓语,手足蠕动,宜复脉汤去参、桂、姜、枣,加丹参、丹皮、犀角,补心之体,以配心之用。大便结者,加元参,溏者加牡蛎;汗多神不宁有恐惧之象者,加龙骨、整琥珀、整朱砂块(取其气而不用其质,自无流弊),必细询病家确有所见者,方用此例。若语涉支离,猜疑不定者..........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