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375首

舆中作(甲申)

清代陈沆

拥被孤眠梦不平,荒街夜半有鸡声。
仆夫错认月将晓,行过一程天未明。

到永定作 其一 (甲申)

清代陈沆

千里趋庭岁莫时,官梅喜放两三枝。
老亲知我耽吟咏,才下车来便索诗。

到永定作 其二 (甲申)

清代陈沆

行过千村米价昂,堪嗟十室九空仓。
如何此地民无恙,鸡犬都如岁不荒。

答友(甲申)

清代陈沆

此去二千里,风霜半月过。
路随征雁远,诗比乱山多。
岁俭谙穷味,天寒纵酒魔。
君家梅树下,得句更如何。

观剑峰舞剑(甲申)

清代陈沆

谁能说诗如说剑,空空妙手龙蛇变。
谁能使剑如使笔,上决下麾风雨疾。
剑峰五十犹健儿,诗心剑气双突兀。
高堂肃肃凝寒冬,起舞腰间双白虹。
精神跃出天地外,座客迥如身在空。
剑乎剑乎,尔既不能腾身跃马随飞将,指挥绝塞功名壮。
又不能班兰五色登明堂,变化奸佞为忠良。
徒然淬锷风尘里,肝胆照人星气紫。
何不敛性归名山,莫使世上惊龙泉。

正月六日芝庭邀饮梅竹山房获读剑锋祈雪诗酒间风雪大作诗以志喜(甲申)

清代陈沆

一冬无雪到新年,忽喜飞花上绮筵。
瘠土正愁春乏食,诗人真有力回天。
画图白现千山影,灯火青围半郭烟。
今夜大军须破贼,奇功莫让蔡州传。

计偕北上留别藏诗坞诸君子 其一 (甲申)

清代陈沆

草色青边天地春,烽烟刚息马头尘。
明知薄岁艰行役,愿取微名慰老亲。
出处岂关饥溺命,穷愁敢爱别离身。
却看昨日衔杯处,黄鹤云中解送人。

计偕北上留别藏诗坞诸君子 其二 (甲申)

清代陈沆

云出山时更恋山,功名情重友朋悭。
大痴笔夺江天秀(谷原。),小隐诗同水石閒(两溟自号鹄山小隐。)。
为访名花成雅集,招来好月照清颜。
翩翩最有佳公子,倾倒才人四座间(芝庭)。

十一月初六日南行是夜旅次听雨有怀藏诗坞诸子(甲申)

清代陈沆

客怀潦倒懒衔杯,布被难温火易灰。
山市濛濛吹雨过,故人一一上心来。
荒鸡破晓声犹涩,旅雁冲寒影自猜。
几度梦寻归去路,五更风大却吹回。

题藏诗坞赠芝庭(甲申)

清代陈沆

贵人门前趋若鹜,剑峰先生去不顾。
却被秦郎一纸书,武昌留作三年住。
秦郎爱古兼爱才,意气结为黄金台。
藏得新诗五千首,供以美酒三百杯。
坞中佳客能几许,太白香山坐两庑。
东坡以外更无人,末座应须我来补。
高秋九月天雨霜,红兰紫桂同一香。
先生弟子索句忙,掷笔迸作星辰光。
君不见北地诗龛成宿草,题襟馆亦秋云埽。
珍重藏诗坞里人,朱颜似比胭脂好。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陈沆简介

陈沆

陈沆(hàng)(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陈沆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1822),任广东省大主考(学政),次年,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