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穰穰而同颖兮,或一稃而二米。

叶适宋代〕《梁父吟并序

依大麓之遗址兮,储后土之神灵。乐天地之休嘉兮,皇涓洁而荐诚。

集后土之雍容兮,刺百圣之礼文。却大辂而御蒲秸兮,惟俭德之是崇。

端一心而燔燎兮,卜仁义乎永年。刻玉检而请命兮,何事秘而弗传。

嘉梁父之草木兮,被赫然之宠荣。咨梁父之遗老兮,悲忽不睹乎穆清。

维千乘万骑之杂沓婐婉兮,犹彷徨其行声。夫天运之适合兮,虽圣其犹莫知。

彼河之洋洋兮,虽美而不济。泰山之椒既风雨又艰险兮,乃登封以类告。

岂其不可一兮,伊所遇之独异也。虽伊周之辅世兮,曾何足以自喜。

喟余生之孔棘兮,邈不及夫七十二君。日月幽而不明兮,遭玄夜之方长。

竞铁钺而日弊兮,逐亡鹿而裂其髀肩。汉氏之为的兮,而不遗其馀民。

余既朴陋而不能谋兮,又怯耎而畏兵。搢珽瑁于盗贼兮,何不朽之可几。

曾死亡之几何兮,苟乱世以自免。幸此土之平乐兮,依镇南之不远。

余耕兮隆中,地沃衍兮宜稑穜。相原隰而下上兮,町厥壤之百亩。

彼二代之民乐兮,岂不爱其皆有此。偷予腹之独饱兮,视岁行其在酉。

天既溉之以雨露兮,余又滋之以浍畎。禾穰穰而同颖兮,或一稃而二米。

霜露下此秷楤兮,余与牧之竖被之。雀鼠败其秉穗兮,余与邻之父刈之。

贡龠合于许下兮,尚玉食之万一。俾君父之启魏兮,相祀事而勿失。

昔文王之盛德兮,奔走商之暴虐。蔑君臣而自恣兮,吾何用乎此粟。

黻冕兮茅蒲,衮衣兮袯襫。余力耕而胼胝兮,藉丰草而一息。

扣牸角而长歌兮,声中云门之律。历山已芜兮,鸟下啄其凫芘。

有莘之臣日以远兮,野老锄其故泥。计其食此兮,月不能一钟。

耻一夫之释耒兮,故为无所用于耕。嗟圣贤之心兮,余或识其微隐。

余诚遗望不可逮兮,复嗣岁之将兴。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穰穰同颖或一二米

禾 hé《國語辭典》

禾 [ hé ]

  1. 谷类植物的总称。《诗经·豳风·七月》:「十月纳禾稼。」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2. 姓。如宋代有禾实。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穰穰 ráng ráng
丰熟貌。《诗·商颂·烈祖》:“自天降康,丰年穰穰。”《史记·滑稽列传》:“五穀蕃熟,穰穰满家。”
(1).众多。《诗·周颂·执竞》:“降福穰穰,降福简简。” 毛 传:“穰穰,众也。”一本作“禳禳”。 汉 扬雄 《甘泉赋》:“儐暗蔼兮降清坛,瑞穰穰兮委如山。” 唐 韩愈 《刘生诗》:“天星迴环数纔周,文学穰穰囷仓稠。”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银钞穰穰。”
(2).纷乱貌。穰,通“ 攘 ”。 唐 温庭筠 《寒食节日寄楚望》诗之二:“颸颸杨柳风,穰穰樱桃雨。” 宋 洪迈 《夷坚甲志·舒民杀四虎》:“行至 舒州 境,见村民穰穰,十百相聚,因弛担观之。其人曰:‘吾村有妇人为虎衔去。’” 元 刘伯亨 《朝元乐》套曲:“凉凄凄瀟瀟风雨催,冷阴阴穰穰芦花底。”
(3).形容词后缀。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不见时准备着千言万语,得相逢都变做短叹长吁。他急穰穰却纔来,我羞答答怎生覷。”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千载 荆 城,霎时间遍地蓬蒿,不争的把 昭王 杀了,笑 包胥 急穰穰 秦国 去号咷。”
(4).形容匆忙。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故穰穰而来,煢煢独往。”  ——《漢語大詞典》
而 ér《國語辭典》

而 [ ér ]

  1. 两颊上的毛。《说文解字·而部》:「而,须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你。《诗经·大雅·桑柔》:「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左传·定公十四年》:「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
  2. 我。《战国策·赵策一》:「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
  1.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壮而老」。
  2. 能、可以。《战国策·齐策六》:「齐多知而解此环不?」《淮南子·原道》:「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1. 之、的。《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淮南子·人间》:「虞之与虢,相恃而势也。」
  2. 以。如:「从今而后」、「自此而下」。《易经·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孟子·尽心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
  1. 才、始。表时间。《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
  2. 犹。《论语·阳货》:「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孟子·告子下》:「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1. 和、与。《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
  2. 并且。《书经·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 则、就。《易经·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左传·襄公十八年》:「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之。若可,君而继之。」
  4. 如、若。《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 因而、所以。《左传·成公八年》:「谓汶阳之田,敝邑之旧也,而用师于齐,使归诸敝邑。」汉·刘向《说苑·卷一九·修文》:「情动于中,而形于声。」
  6. 然而、但是、却。表转折之意。《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孟子·离娄下》:「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
  7. 尚且。《庄子·天道》:「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之道乎?」《淮南子·人间》:「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1. 用于句末,相当于「兮」、「罢了」。《诗经·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2. 用于句首,相当于「岂」、「难道」。《论语·颜渊》:「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事晋,未敢携贰,况卫在君之宇下,而敢有异志?」
  3. 用于形容词或副词的语尾,无义。《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何能择?」
同颖(同颖)
柳宗元礼部贺嘉禾及芝草表献于王庭唐叔惭同颖之异荐诸郊庙班史谢连叶之奇既呈薿薿之祥更睹煌煌之秀  ——《分类字锦》
兮 xī《國語辭典》

兮 [ xī ]

  1. 用于句中或句末,相当于「啊」:➊ ​ 表示感叹的语气。《诗经·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➋ ​ 表示赞叹、肯定的语气。《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或一 huò yī
某一;某种。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如果给与一个暗示,说是倘不讴歌,便将更加虐待,那么,即使加以或一程度的虐待,也还可以使人们来讴歌。”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于是要打倒他的欲望,也就越加旺盛。”  ——《漢語大詞典》
稃 fū《國語辭典》

稃 [ fū ]

  1. 谷壳。《广韵·平声·虞韵》:「稃,谷皮。」《水浒传·第二五回》:「我前日要籴些麦稃,一地里没籴处。」
  2. 禾本科植物子房基部的小鳞片,为花冠退化变形而成。
二米 èr mǐ
指 宋 代 米芾 及长子 米友仁 。父子均以书法绘画闻名。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画家分南北二宗。 摩詰 为南宗创始, 荆誥 踵之,后则 董 、 巨 、二 米 、 子久 、 松雪 、 云林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