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觉而忘其言。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其色如玉,光润可爱。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辄不利。”梦中异之,为作诗数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觉而忘其言。后三日,赋词以识其异。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望夫江上岩岩立。嗟一念中变,后期长绝。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倾为石。
难敌,最多力。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大抵 dà dǐ
(1).大都,表示总括一般的情况。《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汉书·杜周传》:“其治大抵放 张汤 。” 颜师古 注:“大抵,大归也。” 元 陈栎 《勤有堂随录》:“大抵自下者人必高之,自高者人必下之。” 丁玲 《奔》:“大家互相交换了一些家乡的苦难……大抵都相差不远。”
(2).大要;要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俗之谤者,大抵有五。”《周书·庾信传论》:“虽诗赋与奏议异軫,铭誄与书论殊涂,而撮其指要,举其大抵,莫若以气为主,以文传意。”《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此诗大抵説人品有真有伪,须要恶而知其美,好而知其恶。” ——《漢語大詞典》
(2).大要;要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俗之谤者,大抵有五。”《周书·庾信传论》:“虽诗赋与奏议异軫,铭誄与书论殊涂,而撮其指要,举其大抵,莫若以气为主,以文传意。”《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此诗大抵説人品有真有伪,须要恶而知其美,好而知其恶。” ——《漢語大詞典》
皆 jiē《國語辭典》
皆 [ jiē ]
副- 全、都,統括之詞。如:「草木皆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眾人皆醉,我獨醒。」《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為堯舜。」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 並、同。《儀禮·聘禮》:「大夫奉束帛入,三揖皆行,至于階。」通「偕」。
取 qǔ《國語辭典》
取 [ qǔ ]
动- 拿。如:「取款」、「各取所需」、「探囊取物」。唐·常建〈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诗:「前溪遇新月,聊取玉琴弹。」
- 得到。如:「取乐」、「取暖」、「取信于人」。
- 接受、收受。如:「分文不取」。《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
- 捕捉。《诗经·豳风·七月》:「取彼狐貍,为公子裘。」
- 选择。如:「取士」、「取景」、「取道」、「取名」。《三国演义·第六三回》:「统令魏延为先锋,取南小路而进。」
- 求、寻求。如:「自取灭亡」。《文选·张衡·西京赋》:「列爵十四,竞媚取荣。」
- 迎娶。《诗经·豳风·伐柯》:「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庄公取齐女为夫人曰哀姜。」通「娶」。
- 置于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进行。唐·杜秋娘〈金缕衣〉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 姓。如宋代有取希作。
古 gǔ《國語辭典》
古 [ gǔ ]
名- 过去久远的时代。与「今」相对。如:「古今中外」、「自古以来」。《吕氏春秋·仲冬季·长见》:「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唐·李贺〈古悠悠行〉:「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 过去的事物。如:「贵古贱今」、「信而好古」。《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 古体诗。如:「五古」、「七古」。
- 姓。如汉代有古霸。
- 过去的、旧的。如:「古人」、「古事」。元·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曲:「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质朴。如:「古朴」、「人心不古」。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介-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怨愤(怨憤)yuàn fèn
怨恨;愤恨。《汉书·地理志下》:“父兄被诛,子弟怨愤。”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琴《乌》曲怨愤,庭鹤舞摧頽。” 清 姚莹 《黄香石诗序》:“夫非其声音文字之工也,是其忠义之气,仁孝之怀,坚贞之操,幽苦怨愤,鬱结而不可伸之志,所存者然也。”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四:“她还可以把丈夫当作活玩具,一个发泄怨愤的对象。” ——《漢語大詞典》
变化(變化)biàn huà
(1).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孔颖达 疏:“变,谓后来改前;以渐移改,谓之变也。化,谓一有一无;忽然而改,谓之为化。” 汉 贾谊 《鵩鸟赋》:“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 宋 戴复古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与李贾严羽共观前辈》诗之四:“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 艾青 《帐篷》诗:“任凭风吹雨打,我们爱自己的家,它是这样锐敏,反映祖国的变化。”
(2).佛教语。谓转换旧形,无而忽有。《坛经·忏悔品》:“一念思量,名为变化。” ——《漢語大詞典》
(2).佛教语。谓转换旧形,无而忽有。《坛经·忏悔品》:“一念思量,名为变化。” ——《漢語大詞典》
异物(異物)yì wù
(1).珍奇的东西。《书·旅獒》:“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史记·刺客列传》:“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 荆軻 所欲。” 唐 元稹 《驯犀》诗:“ 贞元 之岁贡驯犀, 上林 置圈官司养……行地无疆费传驛,通天异物罹幽枉。”
(2).特指稀有的美食。《史记·郑世家》:“ 子公 之食指动,谓 子家 曰:‘佗日指动,必食异物。’及入, 灵公 进黿羹, 子公 笑曰:‘果然!’”
(3).不同之事;其他事物。《左传·定公元年》:“ 三代 各异物, 薛 焉得有旧?” 杨伯峻 注:“物犹事也,时不同,事各异。”《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尹知章 注:“异物,谓异事非其所当习者。”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使各专其业而不见异物,惧异物之足以害其业也。”
(4).指其他事因。《墨子·尚同中》:“故古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名垂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一举而入有功。所以然者,无他故异物,从 狐偃 之谋,假 颠頡 之脊也。”
(5).怪物。指妖魔鬼怪之类。《文选·宋玉〈高唐赋〉》:“卒愕异物,不知所出。縰縰莘莘,若生於鬼,若生於神。” 李周翰 注:“言其异物卒然而出,令人惊怪,不知从来。縰縰莘莘,如鬼神出入矣。”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敬元颖》:“ 仲躬 乃当时命匠,令一信者与匠同入井中,但见异物,即令收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彼虽异物,情亦犹人。”
(6).指已死的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司马贞 索隐:“谓死而形化为鬼,是为异物。” 唐 孟浩然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诗:“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 明 徐渭 《〈蒋扶沟公诗〉序》:“未更寒暄,伯已化为异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新郎》:“骸骨衣裳,无可验证,何知吾儿遂为异物!”
(7).特指人死后遗体。 宋 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 箕山 之侧与 潁水 之湄。”
(8).指人类以外的生物。《文选·贾谊〈鵩鸟赋〉》:“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 张铣 注:“异物,则鵩也。” 唐 韩愈 《杂说》之三:“然吾观於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於禽兽异物者希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彼虽异物,情亦犹人。” ——《漢語大詞典》
(2).特指稀有的美食。《史记·郑世家》:“ 子公 之食指动,谓 子家 曰:‘佗日指动,必食异物。’及入, 灵公 进黿羹, 子公 笑曰:‘果然!’”
(3).不同之事;其他事物。《左传·定公元年》:“ 三代 各异物, 薛 焉得有旧?” 杨伯峻 注:“物犹事也,时不同,事各异。”《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尹知章 注:“异物,谓异事非其所当习者。”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使各专其业而不见异物,惧异物之足以害其业也。”
(4).指其他事因。《墨子·尚同中》:“故古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名垂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一举而入有功。所以然者,无他故异物,从 狐偃 之谋,假 颠頡 之脊也。”
(5).怪物。指妖魔鬼怪之类。《文选·宋玉〈高唐赋〉》:“卒愕异物,不知所出。縰縰莘莘,若生於鬼,若生於神。” 李周翰 注:“言其异物卒然而出,令人惊怪,不知从来。縰縰莘莘,如鬼神出入矣。”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敬元颖》:“ 仲躬 乃当时命匠,令一信者与匠同入井中,但见异物,即令收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彼虽异物,情亦犹人。”
(6).指已死的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司马贞 索隐:“谓死而形化为鬼,是为异物。” 唐 孟浩然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诗:“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 明 徐渭 《〈蒋扶沟公诗〉序》:“未更寒暄,伯已化为异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新郎》:“骸骨衣裳,无可验证,何知吾儿遂为异物!”
(7).特指人死后遗体。 宋 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 箕山 之侧与 潁水 之湄。”
(8).指人类以外的生物。《文选·贾谊〈鵩鸟赋〉》:“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 张铣 注:“异物,则鵩也。” 唐 韩愈 《杂说》之三:“然吾观於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於禽兽异物者希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彼虽异物,情亦犹人。” ——《漢語大詞典》
等事 děng shì
犹待事。《管子·心术下》:“慕选者所以等事也,极变者所以应物也。”参阅 裴学海 《古书虚字集释》卷六。 ——《漢語大詞典》
觉 ( 覺 ) jué/jiào
觉 [ jué ]
- 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感~。知~。触~。视~。~察。
- 睡醒;醒悟:~悟。~醒。“~今是而昨非”。
- 睡眠(从睡着到睡醒):午~。睡了一大~。
而 ér《國語辭典》
而 [ ér ]
名- 两颊上的毛。《说文解字·而部》:「而,须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你。《诗经·大雅·桑柔》:「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左传·定公十四年》:「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
- 我。《战国策·赵策一》:「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
-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壮而老」。
- 能、可以。《战国策·齐策六》:「齐多知而解此环不?」《淮南子·原道》:「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 之、的。《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淮南子·人间》:「虞之与虢,相恃而势也。」
- 以。如:「从今而后」、「自此而下」。《易经·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孟子·尽心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
- 才、始。表时间。《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
- 犹。《论语·阳货》:「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孟子·告子下》:「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 和、与。《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
- 并且。《书经·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则、就。《易经·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左传·襄公十八年》:「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之。若可,君而继之。」
- 如、若。《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因而、所以。《左传·成公八年》:「谓汶阳之田,敝邑之旧也,而用师于齐,使归诸敝邑。」汉·刘向《说苑·卷一九·修文》:「情动于中,而形于声。」
- 然而、但是、却。表转折之意。《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孟子·离娄下》:「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
- 尚且。《庄子·天道》:「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之道乎?」《淮南子·人间》:「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 用于句末,相当于「兮」、「罢了」。《诗经·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 用于句首,相当于「岂」、「难道」。《论语·颜渊》:「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事晋,未敢携贰,况卫在君之宇下,而敢有异志?」
- 用于形容词或副词的语尾,无义。《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何能择?」
忘其 wàng qí
同“ 亡2其 ”。同“ 妄2其 ”。 选择连词。犹抑。《战国策·赵策二》:“不识三国之憎 秦 而爱 怀 邪,忘其憎 怀 而爱 秦 邪?” 褚祖耿 集注引 王引之 曰:“忘与亡同。亡其,转语词也。” ——《漢語大詞典》
言 yán《國語辭典》
言 [ yán ]
动- 说、讲。如:「难言之隐」、「大言不惭」、「苦不堪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谈论。《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宋·苏轼〈日喻〉:「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
- 陈述。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 询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叔孙氏之司马鬷戾言于其众曰:『若之何?』莫对。」
- 告诉、告知。《史记·卷九七·陆贾传》:「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 话语、所说的话。如:「有言在先」、「忠言逆耳」、「人言可畏」。《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字。如:「七言诗」、「共三十万言」。《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 一句话称为「一言」。如:「一言兴邦」、「一言以蔽之」、「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学说、言论。如:「一家之言」。《孟子·滕文公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韩非子·孤愤》:「又将以法术之言,矫人主阿辟之心,是与人主相反也。」
- 姓。如春秋时有言偃。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语助词,无义:➊ 置于句首。《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➋ 置于句中。《易经·系辞上》:「德言盛,礼言恭。」《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言 [ yín ]
- 参见「言言」(二)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