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6 / 18页

寄小儿

宋代李觏

两世茕茕各一人(予无兄弟才生此儿三岁矣),生来且喜富精神。
欲教龆龀从师学,秪恐文章误尔身。
但有犁锄终得饱,莫看纨绮便嫌贫。
不知别后啼多少,苦问家僮说未真。

寄史屯田

宋代李觏

秀汝清旴数舍中,系匏名谒竟难通。
只知俗吏隆官业,不意高文有古风。
朝请待趍天屏北,家园归省浙江东。
远民利害闻应熟,早晚嘉谋沃舜聪。

闷书

宋代李觏

行行四月晦,絺绤未能裁。
天气疑无定,春寒恐再来。
袭衣从汗浃,交扇取风回。
野秀深成黑,炉薰冷作媒。
年高情已淡,俗薄意多猜。
李杜今何在,芳樽谁与开。

甘露亭诗

宋代李觏

乾坤父母莫匪慈,胚胎亿兆成角羁。
其间哺乳不及处,有时泣杀呱呱儿。
南川上游号沃野,景祐丙子尝凶饥。
新田始苗旧谷罄,十室八九无晨炊。
伏阴何者不仁甚,酿作水灾来助之。
烟煤刷天雨汁黑,呕山泄谷争奔驰。
横流一夜打城郭,万弩窃发穿毛皮。
东隅有洲尸揖揖,如蚁欲走遭水围。
屋根无力树腰折,蛟蜃食人犹择肥。
涛波一望万山阻,六亲不得相扶持。
国子刘公好仁者,惟时假守兹军麾。
民生在我不在命,告舟往救无敢..........

送薛经

宋代李觏

多能未必有相知,况是东南义士稀。
京洛路长何日到,风尘依旧化人衣。

论文

宋代李觏

今人往往号能文,意熟辞陈未足云。
若见江鱼须痛哭,腹中曾有屈原坟。

喜雨

宋代李觏

人皆喜膏泽,我独忧丰年。岁凶已贱粜,年丰安得钱。

赋役忽惊骇,仓廪甘弃捐。铢铜苟可换,富贵宁我怜。

归来官事了,相吊柴门边。农夫未尽死,谷价应常然。

王心幸仁圣,分职当忠贤。谓谷贱为美,咄咄无欺天。

避暑

宋代李觏

富贵责且重,惭耻心如何。贫贱事易了,饱煖幸已多。

大热火天下,虚堂枕山阿。拔俗嫌人影,考古分贤科。

漱冷齿双噤,饮香颜半酡。一跣或移日,遇狂还自歌。

去就各有志,彼此无相诃。原宪岂尝病,赐也徒来过。

送君俞

宋代李觏

之子来相问,吾言岂不诚。
文章难得理,声律易求名。
贫甚须清节,亲安莫远行。
异时如有立,宗族亦知荣。

哭女二首 其二

宋代李觏

老树枝叶薄,先秋风雨过。
人间不善事,身外想无多。
理遣诚如幻,悲来岂奈何。
从前短鬓发,为尔渐双皤。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李觏简介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