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5 / 18页

感叹二首 其二

宋代李觏

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
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
出言到口角,缩舌悔恨并。
自省犹若此,况乃蚩蚩氓。
故知当今贤,未有非簪缨。

送彭昱应举

宋代李觏

计偕千百数,太半是虚名。近日逢吾子,中心叹笔精。

众人皆禄位,所贵在诚明。努力唐虞际,期于大有成。

清话堂诗

宋代李觏

释子相延暂解冠,一宵清话到更阑。
漆盘香烬死蚯蚓,纸瓦雨声鸣弹丸。
往事莫将閒口笑,劳生谁在定中看。
明朝颒面还归去,依旧涂泥溅马鞍。

美女篇

宋代李觏

繁霜毒春木,花开苦不早。
愚夫择利婚,美女贫中老。
曷不冶颜色,门前车马道。
闺房有礼文,自衒谁言好。
俗态竞朱粉,古心慕蘋藻。
所期君子恩,卒以慰枯槁。

璧月

宋代李觏

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
世间最解悲圆缺,只有方诸泪不干。

震山岩

宋代李觏

鲜日媚晴霭,泉石闽融融。酒未醴于春,揖翠迎春风。

坐映圭璧秀,六合开情悰。昔人袖全璞,傲睨追冥鸿。

里闾味前尘,慨慕滋无穷。蓄蕴非一身,出处固异同。

送知县苏秘丞移英州

宋代李觏

大邑曰南城,唯君治道行。何曾设钩距,到底是聪明。

鼎在神奸伏,鹰来鸟雀惊。诈穷多自笑,刑重亦知平。

府史如廉士,农桑学颂声。在官嗟不久,丕绩已垂成。

岭路当过庾,州图喜得英。远人天与幸,弊俗日将清。

游刃非无地,抟风别有程。上心应寤寐,彝器待书名。

送分司吴太博还乡

宋代李觏

休官众未许,分政且归闽。
名系金闺彦,身为蕙帐人。
林泉新得主,冠履渐无尘。
知足应常足,安能更问津。

送王都曹

宋代李觏

古木亭边夜响晨,饯壶重叠拥双轮。
高文健笔科场手,白发青衫宦路人。
十月霜风还劈面,六街尘土会欺贫。
麻源碧涧神仙地,早晚归来伴隐沦。

偶题饶秀才溪光亭

宋代李觏

北出城来驻马蹄,君家别馆幸临溪。
雄虹见雨遏不断,潦水到秋痕渐低。
万事热心成浩叹,一樽撩眼怕长迷。
俗人谁会儒生意,是处醉吟还日西。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李觏简介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