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5 / 18页

因游华子岗题麻源壁

宋代李觏

平生犹未识红泉,今日才游石磴边。
宿雨半晴秋草湿,困来无处可閒眠。

送周山人

宋代李觏

鬼事无形尚可疑,人伦有验众皆知。
武夷山路几百里,归去西风落叶时。

送春寄呈祖袁州二首 其二

宋代李觏

东君此去几时来,雪里梅根待暖回。
莫似仙家寥落甚,蟠桃千岁始重开。

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二首 其一

宋代李觏

长见江淹杂体诗,碧云非是惠休词。
试言日暮佳人怨,何事高僧却得知。

书怀寄介夫

宋代李觏

弃材幸免杂舆薪,收拾缁衣出洛尘。
渐老得閒才是性,谩言成谑且随人。
能传身后须文字,要识胸中只鬼神。
俗子不劳轻毁誉,问天长乞醉乡春。

太平州十咏亭

宋代李觏

客游无日暂开颜,姑孰溪边偶得閒。
风景直疑图画出,古今都似梦魂间。
桓温罪逆休重问,谢傅英灵已不还。
深美谪仙遗世务,酒船椎鼓浪如山。

丙子冬至夜酒醒

宋代李觏

尽道一阳初复时,不期风雨更凄凄。
凌辰出去逢人饮,沈醉归来满马泥。
多恨恐成干斗气,欲言那得上天梯(韩文公月蚀诗有无梯可上天之句)。
灯青火冷睡半醒,残叶打窗乌夜啼。

代书答陈次公

宋代李觏

咄咄休休一世閒,百年都是浪悲欢。
高谈不待傍人笑,立事须知自古难。
时见老颜来鉴里,已将生计托云端。
六鳌未可挥刀斫,肯便临溪把钓竿(来书以俗子疑予求人慰荐故有是答)。

同徐殿丞游麻姑山陈屯田闻之以诗见寄次韵第二首

宋代李觏

尘寰渐远渐凄清,似向昆崙采玉英。
此地已知邻华子,几人犹道识方平。
步高那复肌肤重,心逸都疑羽翼生。
苦恨俗缘无了处,归来依旧马蹄声。

回胡舜元赋稿

宋代李觏

一把长篇读,惊嗟即过旬。
谁知后来者,还似老成人。
古训但时习,英辞当日新。
惭无称荐力,空此见天麟。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李觏简介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