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4 / 18页

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二首 其二

宋代李觏

景云持律冠当年,遗迹虽沈古寺存。
释子若能精进去,便应题作景云轩。

回明上人诗卷

宋代李觏

学佛有馀力,吟诗过一生。
情閒气燄少,句好琢磨成。
柏竹门庭古,冰霜笔砚清。
输他饱食者,终日自无营。

哭女二首 其一

宋代李觏

妻死女已病,踰年成二丧。
此生谁骨肉,未识好衣裳。
看面虽犹小,闻言尽可伤。
最知怜祖母,句句刮人肠。

寄黄晞

宋代李觏

长忆黄夫子,才高行亦淳。
世情轻近事,见惯即常人。
何力康时务,将身役路尘。
七闽山水国,是处好安贫。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 其十 葛仙坛

宋代李觏

仙翁犹在时,坛上何设施。
仙翁一去后,梦草空离离。
下士固大笑,言者多不知。
嗟嗟天壤内,共是枯鱼池。

和育王十二题① 其二 佛迹峰

宋代李觏

佛迹空在兹,佛心无处所。
寻迹以求之,似学邯郸步。

和育王十二题① 其五 明月台

宋代李觏

月色固无改,台基亦不坏。
嗟哉玩月人,古来谁更在。

和游丹霞有怀归之意

宋代李觏

暂时来访道家流,肯伴烟萝滞一丘。
为忆长安瞻日下,欲寻蓬岛向鳌头。
陶潜醉后虽眠石,王粲忧多更上楼。
宣室岁馀虚席在,青山何路更重游。

寄怀三首 其二

宋代李觏

根生但为松,翼飞但为凤。
王侯尚可轻,道义本来重。
痴儿似婢妾,寸步矜恩宠。
傍人忍笑时,佯把衣袪弄。

解汤延祖字

宋代李觏

仲尼作经授曾子,明稽至孝之终始。
始于事亲终立身,以是扬名于后世。
大雅有言念尔祖,述脩其德乃为美。
圣训昭昭十八章,写之琬琰千馀岁。
汤生本由义方教,石磨沙荡求成器。
其名延祖有意哉,吾以子立为之字。
立身之道将何如,非曰凡人富与贵。
不贤而位何能为,蝇虫岂不披红紫。
周公亦人舜亦人,口衔日月坐天际。
勖哉见善勿迟疑,往往后生诚可畏。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李觏简介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