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3 / 14页

哭张干臣学士三十六韵

清代陈廷敬

友朋既零落,贤哲几凋伤。
习俗交垂丧,清流独奋扬。
斯人高位置,吾道岂摧藏。
泗水三千士,尼山数仞墙。
颜瓢堪陋巷,由瑟己升堂。
经阁初刊缪,名山续补亡。
霸图羞管乐,儒略慕轩唐。
夙昔延英殿,追游供奉行。
衣冠存正色,星宿丽寒芒..........

寄张拱辰

宋代刘敞

楚人少眉寿,此翁七十馀。
剕士多轻扬,此翁乃好书。
世医悦肤浅,此翁识古初。
习俗争锥刀,此翁尚玄虚。
数欲见此翁,为其亦起予。
责人必求备,尧舜犹病诸。
渔者公阅休,逸人狂接舆。
有之幸见告,我且从彼居(自注:休、舆比楚人。)。

立春日过荐福寺

宋代刘敞

一岁还随一岁来,立春人日竞相催。
细细谷风能破冻,熙熙习俗似登台。
初阳弄色明高柳,残雪留寒伴落梅。
淮北风光元自好,壮心摧谢不胜哀。

八月十八日观潮

宋代韦骧

浙湍浩溔连溟渤,宵昼潮头卷沙出。
中秋三日日欲西,一岁之潮盛今日。
雪山横亘截江来,巨浪翻空生倏忽。
吴儿当此誇善泅,执炬扬旗徐出没。
旁观奚止动精爽,壮士为之犹股慄。
由来习俗竞兹辰,士女欣然勇相率。
纷纷毕集绕长堤,翠盖成阴何栉密。
邦侯乐众为开筵,歌管凌虚遏云物。
玉堂钜公临右席,宾主交辉映簪绂。
注目应同济川念,赏心仍寓和民术。
区区下客久不逢,二纪光阴容易失。
幸陪..........

上刘推官一首

宋代彭汝砺

盛旦登高第,青衫偃壮图。
兰台收硕德,莲幕得真儒。
江左风流敝(嘉庆本作散),鄱阳习俗污。
晨昏丛狱讼,利病倚谋谟。
郡政颓纲整,都民旧瘼苏。
英声传士庶,清议满江湖。
事业人之表,机筹帝所需。
大臣交荐擢,荣召计须臾。
有客材无似,谋身计大迂。
志憎时态薄,道欲古人俱。
寓迹文章苑,..........

七夕 其二

宋代李纲

云潢⑴斜界耿秋空,灵匹相过此夕中。
璀璨珠星连璧月,凄凉玉露坠金风。
三秋景物随时好,万里瓜花习俗同。
乞巧未能从柳子,送穷聊欲效韩公。

悼亡百绝句 其四十七 (戊寅(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三十五岁))

清代许传霈

习俗难移邻里家,畴凭正气压群邪。
何图词祝方宣后,唤不回头两眼斜⑴。

送薛鸿胪左官袁州

明代徐渭

佐郡袁州去,江行万里西。
兴牵春水雁,心断早朝鸡。
蛮境风烟近,巫乡习俗迷。
正须烦料理,滕阁未遑跻。

民风

明代郭之奇

中天而疆理,一道惟省方。
区土而习俗,群生必异乡。
悠悠天地情,上下日旁皇。
类气一以殊,渺如阴与阳。
华夷分厚薄,边腹亦低昂。
东西日出入,南北风柔刚。
天乃示民别,地因遂物长。
山川不相及,闻见各相妨。
凭私因怙执,伐异至胥戕。..........

关中怀古 其一

元末明初汪广洋

驻车丰邑镐池东,想像周家帝业隆。
紫凤碧梧栖正稳,朱弦清庙奏何工。
分藩终拟蛮畿服,治象初悬魏阙崇。
习俗更闻勤稼穑,只今谁不颂豳风。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