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2 / 14页

题张佥宪琦公馀行乐卷

明代李昌祺

..........失愁叹,庐左桀黠增忧惭。
发奸擿伏振纲纪,明比皎月澄寒潭。
公馀问俗闲出郭,屏退轩盖穿松楠。
携琴奚奴俊堪爱,髻绾两髽馀发毵。
豺狼望见惊破胆,遁迹远去藏深岩。
喧啁鼓笛野翁社,杂乱语话村农谈。
民情习俗总询遍,老鹤昂首迎归骖。
柏庭稚子候门久,喜笑竞走牵衣衫。
吾知侯心自有乐,惟许点也真非凡。
咄哉画手岂解此,我亦愧吐辞喃喃。

九日

宋代刘敞

霜薄气早寒,木落景已变。
佳晨事厌胜,习俗推往彦。
忧来初无方,兴尽复自遣。
所遇无故物,登临殊非愿。

七砺

宋末元初郑思肖

天生忠义性,习俗岂能移。
道在国常在,我知人不知。
眼悬尧历象,心醉汉官仪(自注:尧汉俱火德。)。
前日喃喃者,今谁语及斯。

观村民舞灯① 其二

清代常纪

巴童竹马唱巴歌,到处逢迎倩一过。
毕竟习俗缘好事,丰登原在粪田多。

辽阳寓怀一百韵

明代黎贞

..........地舞鞦韆。
瓦缶罗儿酒,锣锅酪乳饘。
鸡豚随日足,藜藿四时妍。
会客厨边度,祈神炕上筵。
彝歌声窈窕,狄舞影蹁跹。
雨过平房湿,冰凝兀刺穿。
繁弦希凤管,朽屑当龙涎。
地亦因人异,风从习俗传。
恒居犹可叹,况复事相牵。
贱子罹多难,羁孤喘未痊。
去家过万里,为客已三年。
桑梓江南梦,尘沙塞外天。
别离惊岁月,跋涉遍山川。
忆昔儿童日,深承父母怜。
岁荒犹饫肉,冬暖尚装绵..........

长安杂诗十二首 其四

明代陈琏

咸阳古秦地,人物誇富强。
勃蹊与谇语,礼义失其防。
粤从炎汉兴,风俗杂五方。
乡里重游侠,侈靡视为常。
阅历千百年,政教渐更张。
矧值圣明世,习俗愈淳良。

?獠

明代黄衷

刀镰到处只随身,夫妇同耕上垄春。
宁野岂非缘习俗,痴愚应未丧真淳。
鸡翰插鬓山经略,鸟道为家木客亲。
干羽两阶曾不见,吾皇神圣古无伦。

李祖夔母夫人侨居守俭图(壬申)

近现代梁鸿志

促织不鸣吴妇懒,臂袒踏歌夜归晚。
古刺熏衣异国香,金刚约指中人产。
习俗迁移物力殚,转从淳朴见轻安。
隐居钗与留宾菜,合作明州母范看。

赠陆生

明末清初吴伟业

陆生得名三十年,布衣好客囊无钱。
尚书墓道千章树,处士江村二顷田。
京华浪迹非长计,卖药求名总游戏。
习俗谁容我弃捐,才名苦受人招致。
古来权要嗜奔走,巧借高贤谢多口。
古来贫贱难自持,一餐误丧生平守。
陆生落落真吾流,行年五十今何求。
好将轻侠藏亡命,耻把文章谒贵游。
丈夫肯用他途进,相逢误喜知名姓。..........

新晴与南村及张超然远暂过虎邱

清代赵执信

..........冶游何缤纷。
顾笑万众中,有此三数人。
栉比见华馆,喧阗罗芳樽。
竹树酒炙丛,水石红粉春。
云方初弦时,歌管郁未陈。
预愁三五夜,客梦惊心魂。
临高野四望,历历多松云。
何人赴幽赏,惟有清远君。
因知习俗古,弥感气象尊。
回棹同所适,月明白鸟群。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