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7 / 7页

本草纲目·草部·泽兰

释名
水香、都梁香、虎兰、虎蒲、龙枣、孩儿菊、风药。根名地笋。

气味
(叶)苦、微温、无毒。

主治
产后水肿,血虚浮肿。有泽兰、防己,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醋酒送下。
小儿蓐疮。由大人嚼泽兰心把疮周围封起来。很有效。
疮肿初起。把泽兰捣烂封住,有效。
损伤瘀肿。治法同上。
产后阴翻(产后阴户燥热,变成翻花..........

本草纲目·草部·葶苈

释名
丁苈、大室、大适、狗荠。

主治
阳性水肿(面赤、烦渴、喘急、小便涩)。用甜葶苈一两半(炒后研末)、汉防己末二两,和鸭血及头同捣极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视病情每服五至十丸,一天服三次,以小便通畅为验。
遍身肿满,用苦葶苈(炒)四两,研细,和枣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桑白皮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本草纲目·草部·水萍

..........浮萍(蒸过,焙干)、牛蒡子(酒煮,晒干,炒)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至二钱,薄荷送下。一天服二次。
风热丹毒。用浮萍捣汁涂搽。
汗斑癜风。夏季收紫背浮萍晒干,每了四两煎水洗浴,并以萍直接搽抹。水中加汉防己二钱亦可。
大风疠疾。春末采浮萍草,淘三、五次,窨三、五日,焙为末。避日光收存。每服三钱,饭前服,温酒送下。忌食猪肉、消风散五两。每服五钱,水煎,频饮。同时以浮萍煎汤洗浴。
毒肿初起。用浮萍捣烂敷患处..........

千金方·上少小婴孺方下·咳嗽第六

..........苏,已与常治痫汤,得快吐下,经日不间,尔后单与竹沥汁,稍进,一日一夕中合进一升许,发时小疏,明日与此竹沥汤,得吐下,发便大折,其间犹稍稍与竹沥汁。

  竹沥汤方
  竹沥(五合) 黄芩(三十铢) 木防己 羚羊角 白术(各六铢,一作白藓) 大黄(二两)茵芋(三铢) 麻黄 白薇 桑寄生 萆 (一方无) 甘草(各半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二升半,煮取药减半,纳竹沥,煎取一升,分服二合,相去一食久。进一服。

  ..........

医学源流论·卷上·病·中风论

  今之患中风偏痹等病者,百无一愈,十死其九。非其症俱不治,皆医者误之也。凡古圣定病之名,必指其实。各曰中风,则其病属风可知。既为风病,则主病之方,必以治风为本。故仲景侯氏黑散、风引汤、防己地黄汤,及唐人大小续命等方,皆多用风药,而因症增减。盖以风入经络,则内风与外风相煽,以致痰火一时壅塞,惟宜先驱其风,继清痰火,而后调其气血,则经脉可以渐通。今人一见中风等症,即用人参、熟地、附子、肉桂..........

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补秋燥胜气论

..........气阴邪者,不可服。

  桂枝(六两) 公丁香(四两) 草果(二两) 川椒(炒,五两) 小茴香(炒,四两) 薤白(四两) 良姜(三两) 吴茱萸(四两) 五灵脂(二两) 降香(五两) 乌药(三两) 干姜(三两)石菖蒲(二两) 防己(三两) 槟榔(二两) 荜澄茄(五两) 附子(三两) 细辛(二两) 青木香(四两) 薏仁(五两) 雄黄(五钱)

  上药共为细末,开水和服。大人每服三钱,病重者五钱;小人减半。再病重者,连服数次,以痛止厥回,或泻..........

扁鹊心书·神方·八风汤

  治中风半身不遂,言语謇塞,口眼 斜。先灸脐下三百壮,后服此药永不再发。若不加灸,三年后仍发也。

  当归 防己 人参 秦艽 官桂 防风 钗斛 芍药 黄 甘草 川芎 紫菀 石膏 白藓皮 川乌 川羌活 川独活 黄芩 麻黄(去节) 干姜 远志各等分,锉为末。每服五钱,水酒各半,煎八分,食前服。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