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41页

汉书·传·儒林传

..........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装。及秦禁学,《易》为筮卜之书,独不禁,故传受者不绝也。汉兴,田何以齐田徙杜陵,号杜田生,授东武王同子中、雒阳周王孙、丁宽、齐服生,皆著《易传》数篇。同授淄川杨何,字叔元,元光中征为太中大夫。齐即墨城,至城阳相。广川孟但,为太子门大夫。鲁周霸、莒衡胡、临淄主父偃,皆以《易》至大官。要言《易》者本之田何。

  丁宽字子襄,梁人也。初,梁项生..........

隋书·志·卷二十七

..........《易》,其本皆 古字,号曰《古文易》。以授琅邪王璜,璜授沛人高相,相以授子康及兰陵母将永。 故有费氏之学,行于人间,而未得立。后汉陈元、郑众,皆传费氏之学。马融又为 其传,以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魏代王肃、王弼,并为之注。 自是费氏大兴,高氏遂衰。梁丘、施氏、高氏,亡于西晋。孟氏、京氏,有书无师。 梁、陈郑玄、王弼二注,列于国学。齐代唯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浸微, 今殆绝矣。《归藏》,汉初..........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五

..........曰《易》类,二曰《书》类,三曰《诗》类,四曰《礼》类,五曰《乐》类,六曰《春秋》类,七曰《孝经》类,八曰《论语》类,九曰经解类,十曰小学类。

  《周易古经》一卷

  薛贞注《归藏》三卷

  《易传》十卷(题卜子夏传)

  《周易上下经》六卷

  《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三卷(韩康伯注)

  郑玄《周易文言注义》一卷

  王弼《略例》一卷

  《易辨》一卷

  阮嗣宗《通易论》一卷......

明史·志·卷七十二

.....

  杨时乔《周易古今文全书》二十一卷

  来知德《周易集注》十六卷

  任惟贤《周易义训》十卷

  张献翼《读易韵考》七卷

  曾士传《正易学启蒙》一卷

  叶山《八白易传》十六卷

  金瑶《六爻原意》一卷

  李逢期《易经随笔》三卷

  方社昌《周易指要》三卷

  孙从龙《周易参疑》十卷

  沈一贯《易学》十二卷

  冯时可《易说》五卷......

书目答问·卷一·经部

..........二卷,附《吕氏音训》。(宝应刘氏校刻本。宋吕祖谦《音训》。

  《音训》别有金华丛书本。)

  《周易传义音训》八卷,附《易学启蒙》。(程传、朱本义,宋董楷合编。

  《吕氏音训》新附。高均儒校。盱眙吴氏望三益..........。(毛奇龄。《西河集》本。)

  《易音》三卷。(顾炎武。《顾氏音学五书》本,学海堂本。)

  《京氏易传》三卷。(汉京房。《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此书多言占候,故四库

  列术数类,惟汉学家多与相涉,未便歧出..........

清史稿·志·卷一百四十五

..........  《大易通解》十卷。魏荔彤撰。

  《周易本义蕴》四卷,《周易蕴义图考》二卷。姜兆锡撰。

  《周易传注》七卷,《周易筮考》一卷。李塨撰。

  《学易初津》二卷,《易翼宗》六卷,《易翼说》八卷。晏斯盛撰。......名时撰。

  《易经详说》不分卷。冉觐祖撰。

  《易经辨疑》七卷。张问达撰。

  《周易传义合订》十二卷。朱轼撰。

  《易宫》三十六卷,《读易管窥》五卷。吴隆元撰。

  《读易观象惺惺..........

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六十七

..........工文辞,与慈溪姜宸英齐名。又尝为其友治剧邑,逾年,政教大行,用此名动公卿间。明珠、索额图当国,皆尝延教其子,不就。安溪李光地抚直隶,荐其学行於朝,固辞而不谢。诸王交聘,辄避而之他。既而从毛奇龄学。著周易传注七卷,筮考一卷,郊社考辨一卷,论语传注二卷,大学传注一卷,中庸传注一卷,传注问一卷,李氏学乐录二卷,大学辨业四卷,圣经学规二卷,论学二卷,小学稽业五卷,恕谷后集十三卷。

  塨学务以实用为主,解释..........

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六十八

..........友人论学云:“百馀年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然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所罕言;性与天道,子贡所未得闻。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则曰‘行己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告哀公明善之功,先之以博学。颜子几於圣人,犹曰‘博..........。三十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密云县知县,有善政,卒於官。

  周惕邃於经学,为文章有榘度,著有易传、春秋三礼问及砚谿诗文集。其诗说二卷,谓大、小雅以音别,不以政别。谓正雅、变雅美刺错陈,不必分六月以上为正、六月以..........

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六十九

..........、韩三家既亡,说诗者以毛诗为最古。据郑志答张逸云:‘注诗宗毛为主,毛义隐略,则更表明。’是郑君大旨,本以述毛,其笺诗改读,非尽易传。而正义或误以为毛、郑异义。郑君先从张恭祖受韩,凡笺训异毛者,多本韩说。其答张逸亦云:‘如有不同,即下己意。’而正义又或误合..........旨,谓不以传注杂於经,不以诸子百家杂於传注。以经为主,传注之合於经者著之,不合者辨之,异说不经之言,则辟其谬而削之。如谓易传仅溯至伏羲,春秋传仅溯至黄帝,不应后人所知反多於古人。凡纬书所言十纪,史所云天皇、地皇、人皇,皆妄也。谓战国杨、墨横议..........

困学纪闻·卷一·易

..........。”《参同契》:“二月榆死,八月麦生。”

  “初六履霜,阴始凝也。”见于《魏文帝纪》注,太史丞许芝引《易传》之言。沙随程氏、朱文公皆从之。郭京本无“初六”字。

  龟山曰:“子见南子,包承者也。此大人处否而亨..........身,未之有也。是以初登于天,后入于地。”《说文》引《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今《易》无之,疑《易传》及《易纬》。

  后汉鲁恭引《易》曰:“‘潜龙勿用’,言十一月、十二月,阳气潜藏,未得用事,虽..........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