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4 / 6页

本草纲目·草部·苍术

..........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曲术丸”。
久痢。用苍术二两、川椒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温水送下。此方称“椒术丸”。恶痢久者,加桂。
脾湿下血。用苍术二两、地榆一两、分作两份,每份以水二碗,煎成一碗,食前湿服。
青盲、雀目。用苍术四两,淘米水浸一夜,切片焙干,研细,每服三钱。另将药末包在猪肝中,扎好,和粟米同煮熟,用以熏眼。临眼前,食肝饮汁。又方:用苍术二两..........

本草纲目·木部·槐

..........炒,核桃仁二两,放入酒一碗中煎开多次,热服。疮未成者二、三服,疮已成者一、二服,即可见效。
白带不止。用槐花(炒)、牡蛎(煅),等分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槐实:
肠风泻血。用槐角(去梗,炒)一两,地榆、当归(酒焙)、防风、黄芩、枳壳(麸炒)各半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槐角丸”。
大肠脱肛。用槐实、槐花等分,炒为末,蘸羊血炙熟吃(用猪肾去皮蘸末炙熟吃亦可)..........

镜花缘·第七十七回

..........众人听了,一齐称妙。掌乘珠道:“袁宝儿所持的虽叫‘合蒂花’,但原名却叫‘迎辇花’。”周庆草道:“我对连翘的别名‘摇车草’。”紫芝摇头道:

  “这个对的无趣。”吕祥蓂道:“我出地榆别名‘玉鼓’。”余丽蓉道:“五加一名‘金盐’,以此为对。”蒋素辉道:“小莺姐姐言丹参一名‘逐马’,但除‘逐马’之外,可另有别名?”潘丽春道:“还有‘奔马草’。”董珠钿道:“隔虎刺一名‘伏牛花..........

千金方·上少小婴孺方下·小儿杂病第九

.....  治小儿疳疮方∶

  以猪脂和胡粉敷之。五六度又方 嚼麻子敷之,日六七度。

  又方 羊胆二枚和酱汁于下部灌之。猪脂亦佳。

  治湿疮方∶

  浓煎地榆汁,洗浴,每日二度。治小儿久痢脓湿 方∶

  艾叶五升,以水一斗,煮取一升半,分为三服。

  除热结肠丸
  断小儿热,下黄赤汁沫,及鱼脑杂血,肛中疮烂坐 生虫方。..........

千金方·脾脏方·疳湿痢第九

..........足,必患月蚀疮,亦不得与儿?

  治月蚀恶疮息肉方∶

  硫黄 茹 斑蝥(各等分)

  上三味治,下筛,敷疮上,干者以猪脂和敷之,日三夜一。

  又方 地榆根 蔷薇根 吴茱萸根(各三两)

  上三味治,下筛,以盐汤洗疮敷之,日三。

  八物茜根汤
  凡下血者是蛊也,以此治之(方见后二十六卷蛊毒门)。

千金方·肾脏方·肾劳第三

..........关格,病则生矣。

  栀子汤
  治肾劳实热,小腹胀满,小便黄赤,未有余沥,数而少,茎中痛,阴囊生疮栀子仁 芍药 通草 石苇(各三两) 石膏(五两) 滑石(八两) 子芩(四两) 生地 榆白皮 淡竹叶(切各一升)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麻黄根粉
  治肾劳热,阴囊生疮方。

  麻黄根 石硫黄(各三两) 米粉(五合)

............

千金方·痔漏方·疥癣第四

.......... 上七味,以柳木研水银使尽,用猪脂一升煮藜芦、韭根、瓜蒂三沸,去滓,纳诸药和调,令相得即成,以敷之神良。(《救急方》以此用治癣疮。

  茹膏
  治一切恶疮疥癣、疽漏 方。

  茹 野狼牙 青葙 地榆 藜芦 当归 蓄 羊蹄根(各二两) 蛇床子 白蔹(各六分)漏芦(二分)

  上十一味,捣,以苦酒渍一宿,明旦以成煎猪膏四升煎之,三上三下,膏成绞去滓,纳后药如下。

  雄黄 雌黄 硫黄 矾石 胡粉 松脂(各二两)..........

千金方·备急方·蛇虫等毒第二

..........炙食之,不必令其人知,初得啮毒便为之,则于后不发也)。

  治 犬毒方∶

  头发 皮(各等分)

  上二味,烧灰水和饮一杯服之。口噤者,折齿纳药。

  又方地榆,绞取汁涂疮,无生者可取干者,以水煮汁饮之,亦可末服,为方寸匕,日三,兼敷上,过百日止。

  又方 捣韭绞取汁,饮一升,日三,疮愈止,亦可治愈后复发者。

.........

饮膳正要·卷二·神仙服食

..........云:陵阳仲子服远志二十年,有子三十人,开书所见,便记不忘。

  服五加皮酒

  东华真人《煮石经》:舜常登苍梧山,曰厥金玉香草,即五加也,服之延年。故云∶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宁得一斤地榆,安用明月宝珠。昔鲁定公母,单服五加皮酒,以致长生。如张子声、杨始建、王叔才、于世彦等,皆古人服五加皮酒而房室不绝,皆寿三百岁,有子三、二十人。世世有服五加皮酒而获年寿者甚众。

  服桂

.........

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寒湿

.......

  四十五、湿久伤阳,痿弱不振,肢体麻痹,痔疮下血,术附姜苓汤主之。

  按痔疮有寒湿、热湿之分,下血亦有寒湿、热湿之分,本论不及备载,但载寒湿痔疮下者,以世医但知有热湿痔疮下血,悉以槐花、地榆从事,并不知有寒湿之因,畏姜、附如虎,故因下焦寒湿而类及之,方则两补脾肾两阳也。

  术附姜苓汤方(辛温苦淡法)

  生白术(五钱) 附子(三钱) 干姜(三钱) 茯苓(五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日..........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