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 / 2页

奉和纪朝臣公咏雪诗

唐代杨泰

昨夜龙云(一作「楼」)上,今朝鹤雪新。
祇(一作「怪」)看花发树,不听鸟惊春。
回影疑神女,高歌似郢人。
幽兰难可继,更欲效而频(同前引《经国集》十三。)。

夜听捣衣诗

唐代杨泰

霜天月照夜河明,客子思归别有情。
厌坐长宵愁欲死,忽闻邻女捣衣声。
声来断续因风至,夜久星低无暂止。
自从别国不相闻,今在他乡听相似。
不知彩杵重将轻,不悉青砧(一作「砧」)平不平。
遥怜体弱多香汗,预识更深劳玉腕。
为当欲救客衣单,为复先愁闺阁寒。
虽忘容仪难可问,不知遥意怨无端。
寄异土兮无新识,想同心兮长叹息。
此时独自闺中闻,此夜谁知明眸缩。
忆忆兮心已悬,重闻(一作「闭」)兮不可穿。
即将..........

九日诗冯伯田王俊甫刘元煇杨泰之见和复次韵

元代方回

空经虚纬费来之,弦急常由瑟柱危。
壮似阴山歌敕勒,悲于易水和渐离。
崎岖万古无穷事,酩酊重阳几句诗。
剩喜故人会吾意,东篱何日酹残枝。

郡中雨窗题画

清代杨泰

庐阳客舍雨疏疏,尽日无人问索居。睡起小窗闲吮墨,满庭柿叶落花初。

杨泰海父母百龄冥寿联

清代方浚师

有子作经师,九京含笑;
焚香追寿考,百岁如新。

游普济寺

宋代王休

排险凌空入磴斜,参差金碧倚烟霞。
一山门里分三刹,万柳湖边带几家。
世上无人吞栗棘,国中有佛吐莲花。
凭栏凝望遥天表,数点青山似乱鸦(清杨泰亨光绪《慈溪县志》卷四一)。

东胶山晤黄守中先生曾孙某出其先人守制砚并顾景范安孟公两先生画卷

清代杨泰

梁鸿山与嵩胶连,鹅湖宛溪中回旋。
水深土厚俗淳朴,鹿门往往栖高贤。
守中先生最狷洁,授经门外多车辙。
摩挲一石常数年,手斫溪云制独绝。
我来山下寻公孙,百年家世仍清门。
开缄什袭示手泽,穆然太古风犹存。
家徒四壁复何有,草堂为溯先生寿。
孟公手绘独亦圆,顾子作辞文不朽。
秋风钓渚荐花月,执手苍凉对华发。
袖手残棋局外闲,蓬莱清浅伤飘忽。
忆昔分宜柄国时,累朝元气中凌夷。
光熹以后盛阉监,清流白马同伤..........

九日诗冯伯田王俊甫刘元煇杨泰之见和复次韵

元代方回

归来誓墓学羲之,政坐机张触处危。
久已光芒韬世阙,更能文采眩长离。
奏书方朔三千牍,饮酒渊明二十诗。
索米长安饥欲死,何如终保傲霜枝。

杨泰初权县丞数寄示诗文作诗纪谢

宋代葛胜仲

关西家世东都相,褫褐十年今始壮。一官栖栖百僚底,众制翘翘万夫上。

忆昔曲台尸列卿,谬厕春闱惭哲匠。英俊下沉势欲拔,文章横流期少障。

榜中上第溷元结,堂下一言惊叔向。频蒙古锦倒清篇,更枉长须问无恙。

详观叹赏欲投笔,退恧粗疏堪覆酱。吾衰文意已蹉跎,凤阁当求舍人样。

永明寺四香亭 其四

宋代盛次仲

趁雪看山坐小床,白云影里玉虹长。
不知砌下梅花发,只怪开帘有暗香(清杨泰亨光绪《慈溪县志》卷四一)。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