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诗词 / 标题 / 作者 / 诗句 / 古籍 10 / 25页

和始平贻一二宾僚

宋代司马光

儒冠蔼蔼从平津,东阁由来盛众宾。
终始何法忘教育,高卑曾不问疏亲。
共陪樽俎无虚日,空喜豀山得主人。
白雪屡歌殊未知,自知羞愧后车尘。

水调歌头 读《山坳上的中国》,时已禁

当代卢青山

四个现代化,三十万言书。
杜鹃泣血,冷月霜夜籁荒虚。
咄汝深怀似海,击此嶙峋片石,浩荡激鲛鱼。
蠹脉卒何用?
愧煞小人儒。
谈人口,非教育,诋官疽。
居心何在?
猛兽洪水欲何如?
汝道隐忧千种,我有马恩三藏,祭起斩妖符。
填绝天下井,举国大欢娱⑴。

寿王母钱太君七旬--长君实恨任通俗教育馆演讲员有口才 其二

近现代张文藻

长君舌本比悬河,别擅长才言语科。
戏彩娱亲饶乐事,好将老福祝婆娑。

题洪氏慈节堂

明代蔡清

..........尽虚耳,世事颠迷无与比。
静中自笑复自悲,授之以政将何以。
每览程朱性理书,践履一意负心期。
古云三十骨骼成,轻暴气质若未移。
颜渊三十德行立,邓禹三十功业毕。
我今三十何为哉,少日已去老将来。
父祖教育良可哀。
为感洪君诉母苦,客灯独对泪如雨。
濡毫不管诗家数,为君草草传心语。

创学惠乡图

清代吴淑娟

教育国之本,惟此光中华。
青青慈竹荫,灿灿桃李花。

挽张百熙联

清代待考

湖湘间气,代有伟人,国非学不能强,敢将教育精神,事业与陶胡曾左相证;
京雒遗型,已留铜像,岭南是其旧治,今日幽明洞烛,灵魂挟山川风雨而来。

挽张百熙联

清代万振清

为社稷臣,为教育家,一片苦心,至死不二;
有井上馨,有勃虏塔,千秋巨子,得公而三。

挽张百熙联

清代王仪通

当时任事初心,愿集海内通才,与商教育
积岁幽忧成疾,忍听病中呓语,犹念生徒。

挽张之洞联

清代世瑞

教育得天下英才,硕画定学规,八百孤寒说遗爱;
惓怀在国家要政,弥留陈路事,九重雨露悼公忠。

挽许雅琴姻兄联

清代朱廷燮

以寒士踬公车,教育得官,宦程又滞,况维摩病扰,伯道愁多,肝胆向谁倾,知君此去修文,玉宇琼楼应吐气;
为故乡兴试院,衡才角艺,讲舍方新,乃子敬琴亡,杜陵屋在,馨香期弗替,嗟我重来挂剑,斜阳古道黯销魂。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