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淮62首
类型:
写景
咏物
春天
菊花
夏天
柳树
写马
秋天
月亮
田园
冬天
山水
边塞
写雨
写山
地名
写雪
写水
抒情
写风
长江
爱国
写花
黄河
离别
梅花
儿童
送别
荷花
写鸟
思乡
读书
爱情
思念
励志
惜时
哲理
婉约
豪放
闺怨
悼亡
诗经
民谣
写人
节日
老师
春节
母亲
友情
战争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楚辞
七夕
乐府
中秋
怀古
重阳
忧民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宋词精选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古文观止
小学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古诗十九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忆君五年不得见,一见匆忙何即别。
金函将贺世室成,玉佩趋朝寸心热。
关山苍茫岁云暮,癯形千里当冰雪。
愿君努力加餐饭,马上重裘慎朝发。
长安腊尽春色回,喜气风云动城阙。
宠沐君恩拜舞馀,缅想应回二三月。
琅琊山深紫霞烂,欧子亭高白石裂。
期君此时须少留,置酒花间候车辙。
金函将贺世室成,玉佩趋朝寸心热。
关山苍茫岁云暮,癯形千里当冰雪。
愿君努力加餐饭,马上重裘慎朝发。
长安腊尽春色回,喜气风云动城阙。
宠沐君恩拜舞馀,缅想应回二三月。
琅琊山深紫霞烂,欧子亭高白石裂。
期君此时须少留,置酒花间候车辙。
忆昨贵阳相见时,朱榴花开光景迟。
言论侃侃见节操,边城五月清霜飞。
海内相逢恨不早,忧时每见杜陵诗。
夜郎西来有逆顺,苗獞亦知事锄犁。
草中狐兔不足数,道上豺狼犹自肥。
去年天王狩东都,不知何日还宫阙。
南国地远无消息,沧海日暮空愁思。
只今济时须公等,袖中短疏安所为。
喜今簪笔朝天去,坐见一日新朝仪。
从此鸾舆罢游幸,九重端拱问疮痍。
言论侃侃见节操,边城五月清霜飞。
海内相逢恨不早,忧时每见杜陵诗。
夜郎西来有逆顺,苗獞亦知事锄犁。
草中狐兔不足数,道上豺狼犹自肥。
去年天王狩东都,不知何日还宫阙。
南国地远无消息,沧海日暮空愁思。
只今济时须公等,袖中短疏安所为。
喜今簪笔朝天去,坐见一日新朝仪。
从此鸾舆罢游幸,九重端拱问疮痍。
忆昨见公丹青图,己觉妙绝今所无。
公为海内文章伯,落笔自与他人殊。
随龙云气忽飞动,海天雨脚吹堂隅。
崒嵂回头绝岛孤,野桥分明断岸纡。
更貌一杖仙翁癯,抱琴潇洒双童俱。
吁嗟青云客,夐异稷契姿。
早时拂衣卧南极,无乃抱此胸中奇。
烟霞适与幽兴会,髣髴坐我清溪湄。
鳣鲔泼泼春涨动,渔舟两两花枝欹。
清溪迢迢渺何所,岁晚天涯滞游子。
愿公为我挥洒随箧笥,道路风尘长如此。
公为海内文章伯,落笔自与他人殊。
随龙云气忽飞动,海天雨脚吹堂隅。
崒嵂回头绝岛孤,野桥分明断岸纡。
更貌一杖仙翁癯,抱琴潇洒双童俱。
吁嗟青云客,夐异稷契姿。
早时拂衣卧南极,无乃抱此胸中奇。
烟霞适与幽兴会,髣髴坐我清溪湄。
鳣鲔泼泼春涨动,渔舟两两花枝欹。
清溪迢迢渺何所,岁晚天涯滞游子。
愿公为我挥洒随箧笥,道路风尘长如此。
故人遗我以宝剑,出冶芒寒上衡斗。
炯如秋水涵晶光,挥霍临轩鬼号走。
感君意气吴季子,慷慨及此同心友。
加以㻫琫垂锦𩌜,错落应看百朋后。
珍重何须出尚方,恐惧惟干佞臣首。
结束相随万里身,磨砺肯使纤尘垢。
变化蛟龙倏有神,恍惚风雷生我肘。
吁嗟壮志白发生,为君高歌一倾酒。
炯如秋水涵晶光,挥霍临轩鬼号走。
感君意气吴季子,慷慨及此同心友。
加以㻫琫垂锦𩌜,错落应看百朋后。
珍重何须出尚方,恐惧惟干佞臣首。
结束相随万里身,磨砺肯使纤尘垢。
变化蛟龙倏有神,恍惚风雷生我肘。
吁嗟壮志白发生,为君高歌一倾酒。
钱君作炉出新制,赤铜脱冶巧且精。
一方周平仅盈尺,分明井地区画成。
中有铁斗贮炎火,眼前突兀尤孤撑。
忆昔周王治岐日,分田制禄大小形。
此法一定胥帖耳,豪强不敢为纵横。
后来商鞅事兼并,继之秦楚七国争。
干戈扰扰无宁岁,斩伐人命如薪蒸。
良法美意荡已尽,或有狗盗为鸡鸣。
公卿不得食田禄,寂寥宗庙无铏羹。
至今志士窃叹息,糟粕简册空遗馨。
何物之炉实象之,区区岂独专炮烹。
吾知钱君庙堂理,不事口舌徒为憎。
致君泽民默区会,试将心志施鼎铛。
器物虽小可制大,坐令四海传风声。
或云此法不可复,君臣千载尝论评。
吁嗟尼父告朔意,羊存犹得识重轻。
飞雪朱楼置高宴,宾客回头有深情。
锦羹银鲙不足具,云芽玉液波涛生。
感君下箸恣一饱,惭愧兼济难为名。
君不见东南民力竭,冬寒菜色生茅衡。
一方周平仅盈尺,分明井地区画成。
中有铁斗贮炎火,眼前突兀尤孤撑。
忆昔周王治岐日,分田制禄大小形。
此法一定胥帖耳,豪强不敢为纵横。
后来商鞅事兼并,继之秦楚七国争。
干戈扰扰无宁岁,斩伐人命如薪蒸。
良法美意荡已尽,或有狗盗为鸡鸣。
公卿不得食田禄,寂寥宗庙无铏羹。
至今志士窃叹息,糟粕简册空遗馨。
何物之炉实象之,区区岂独专炮烹。
吾知钱君庙堂理,不事口舌徒为憎。
致君泽民默区会,试将心志施鼎铛。
器物虽小可制大,坐令四海传风声。
或云此法不可复,君臣千载尝论评。
吁嗟尼父告朔意,羊存犹得识重轻。
飞雪朱楼置高宴,宾客回头有深情。
锦羹银鲙不足具,云芽玉液波涛生。
感君下箸恣一饱,惭愧兼济难为名。
君不见东南民力竭,冬寒菜色生茅衡。
(1462—1538)明常州宜兴人,字东卿,号复溪。杭济弟。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正德间历云南提学副使,累官右副都御史致仕。与兄济并负诗名。有《双溪诗集》、《二杭集》。
诗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