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375首

九日贾东愚师招集万柳堂 其一 (甲申)

清代陈沆

万柳深深古佛堂,此间风物似江乡。
阁边短塔摇秋水,林表孤鸿送夕阳。
歌舞尚传廉相圃,画图空对己公房⑴。
惊心令节逢重九,笑摘茱黄入佩囊。

九日贾东愚师招集万柳堂 其二 (甲申)

清代陈沆

主客官閒笑语陪,门生扶杖共登台。
云归草阁遥山失,风捲芦林急雨来。
补柳三春留妙墨⑴,拈花一笑醉深杯。
中峰载酒成陈迹,迢递乡关首重回⑵。

题黄在轩清泛园雅集第二图(甲申)

清代陈沆

无事不得一日閒,尘容怕见城头山。
高斋十日饱看画,连夜梦落清泠间。
名园近在城南曲,游人裙屐日不足。
黄君好事过髯苏,胜侣重将旧游续。
王宰画笔何淋漓,图成酒气犹满幅(图出王子卿手。)。
红桃白藕三伏前,沈沈夏木六幕圆,静极翻喜闻鸣蝉。
座客满堂思悄然,那知赤日当空悬。
杨柳风吹桑柘烟,远水静听如鸣弦,送来好酒瓜皮船。
咏觞极似兰亭年,楼阁倒影浮前川,不觉已到斜阳天。
如此园林如此客,自恨不得联吟肩。
朅来江亭共倾倒,当筵泼墨成画稿⑴。
青山容有再来缘,祗恐图中人易老。

长歌赠王鲁之(甲申)

清代陈沆

与君同在长安住,半载相知不相遇。
与君同出长安城,握手一笑如平生。
君方落拓雕裘敝,我亦萧条不得志。
素衣入洛素衣还,回头幸免红尘累。
行过幽州又赵州,风吹滹沱水倒流。
马上时闻拔剑舞,歌成与我驱穷愁。
袖中况有如椽笔,旧稿新编高突兀。
浩气生吞滟滪波,灵心巧斲峨眉骨。
昨者天子西巡方,垂帘试土凤跸旁。
王褒拜献淩云赋,副以奏御三千章。
君王爱才不即用,要留大器充明堂。
即今归去青城道,燕山楚水皆诗草。
况有子由解唱酬(令弟小云,同举孝廉。),一双玉树临风皎。
劝君莫学马相如,枉作当年封禅书。
劝君莫学扬大夫,失身投阁非真儒。
自来文章有本末,此去净埽梅花庐。
邯郸城头天欲雪,正是相逢又惜别。
呼来赵姬倚瑟歌,有酒不饮如君何。
人生难得惟知己,挥手忽然成万里。
君家江头我江尾,两心落落如此水。

卢生祠戏题二绝句 其一 (甲申)

清代陈沆

一枕黄粱梦是真,谁能悟到去来因。
纷纷梦幻无时觉,毕竟先生是醒人。

题陈惟允画东野游子吟图 其一 (甲申)

清代陈沆

谁云寸草报春晖,苦费慈亲手制衣。
愿拓此图千万本,唤将游子一时归。

送徐海门归蕲水(甲申)

清代陈沆

我识君归意,高堂白发新。
况今逢歉岁,宁许作游人。
菽水团圞话,琴书落拓身。
自惭行役久,能不念衰亲。

送徐南墅归蕲水 其一 (甲申)

清代陈沆

白日忽秋色,燕山黄叶飞。
不堪为客日,独此送君归。
短榻留残梦,车声动夕晖。
长途寒未已,珍重检征衣。

送徐南墅归蕲水 其二 (甲申)

清代陈沆

我家兰溪尾,君家兰溪头。
水性本来合,行人殊未休。
去随鸿雁影,归及菊花秋。
忆否天涯客,思家独倚楼。

祭蕲水义园感赋 其一 (甲申)

清代陈沆

迢迢白塔寺,秋气横苍烟。
中有故乡人,潜灵几何年。
生饮蕲阳水,死葬燕山阡。
去家日以远,邱垄日以迁。
上为酸枣林,下为枯麦田。
万鬼同一庐,幽魂逼饥寒。
今也汝谁后,昔也汝谁先。
贞石既漫灭,遗迹何茫然。
当时营圹人,今亦姓字湮。
忝为同里亲,见此心内酸。
聊将一豚酒,敬念桑梓缘。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陈沆简介

陈沆

陈沆(hàng)(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陈沆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1822),任广东省大主考(学政),次年,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