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俞170首

行香子 秋思

清代董俞

秋浦溶溶。
秋岭重重。
怅登临、水杳山穷。
愁人心上,何处相逢。
在雁声边,叶声外,雨声中。
三秋作客,十年心事,恨迢遥、芳讯难通。
炉烟初碧,灯芯徒红。
任羁怀冷,吟怀淡,酒怀慵。

醉春风 闺恨

清代董俞

一树繁花摆。
少个人儿在。
阑干暗拍费沉吟,悔。
悔。
悔。
错剪云鬟,虚传锦札,相思空害。
拚得分开罢。
双泪罗襟洒。
枕馀衾剩为何人,待。
待。
待。
屈指幽期,几番误了,韶华难买。

传言玉女 秋怀

清代董俞

永夜沉吟,梦近人儿偏远。
小窗斜日,山似愁鬟乱。
欲将心事,诉与暝枫寒雁。
风波平地,无端分散。
还忆春时,背立花前如怨。
兰膏香渍,试解罗囊看。
迢递仙槎,隔着茫茫银汉。
可怜拖逗,青春强半。

婆罗门引 秋夜饮张荆门斋

清代董俞

重阳近也,枫残菊嫩不胜秋。
远峰相对如愁。
且喜闲斋无事,脱帽暂淹留。
看张郎新句,潇洒风流。
吟仙醉侯。
问此乐、人在否。
花下双螯在手,一笑奚求。
红灯影里,听清谈、靡靡胜王刘。
更何用、赵瑟齐讴。

满庭芳 其二 芦花

清代董俞

岸暝侵云,江深妒雪,萧萧声遍秋风。
伤心客路,摇落正相同。
十月江南暮景,空凝望、烟雨冥濛。
谁为伴,鸥汀紫蓼,渔舍更丹枫。
孤蓬。
还夜泊,一声残笛,数点离鸿。
更怜他寂寞,露蕊霜丛。
偶尔斜阳影里,还误认、柳絮漫空。
青山外,平波渺渺,几欲泣途穷。

满庭芳 其一 春游

清代董俞

岩腹欹红,湖唇罨绿,春光此处偏饶。
丹襟双燕,飞过赤栏桥。
人似东风无力,梨花梦、魂断难招。
高楼上,玉笙吹罢,烟月总无聊。
迢迢。
云水阔,越王城下,独倚兰桡。
叹十年行役,素发飘萧。
记取三生石畔,寻旧约、几度魂消。
山深处,烹苓斸术,容我伴渔樵。

水调歌头 其二 寿何履方

清代董俞

螺盏浮琼液,鸠杖映华颠。
秋来恰遇佳景,岩桂凝晴烟。
本是竹溪六逸,堪入香山九老,丰韵自翛然。
不作黄梁梦,惟检白云篇。
柴门静,松径僻,日高眠。
丹青妙理,真将笔墨当谈禅。
吾欲借君彩笔,便拟写君入画,俨似画中仙。
蟾影和秋色,潇洒自年年。

满江红 其三 寄怀陈山农

清代董俞

寄语陈郎,还记得、吴趋行乐。
明月夜、鹍弦凤管,共倾凿落。
迟日玉枰花下艇,翠微蜡屐烟中阁。
想那年、光景总消魂,浑如昨。
且学织,桃椎屩。
且学卖,韩康药。
又何妨远蹈,芜城跨鹤。
况是竹西歌吹地,一时琴酒堪栖托。
问董生、踪迹近如何,仍漂泊(时余客吴兴)。

满江红 其一 寿张研铭五十

清代董俞

五柳高斋,恰对着、一泓秋水。
绕溪畔、檀栾婉娈,轻鸥飞起。
菜甲风前薿薿绿,豆花雨后垂垂紫。
问何人、负耒学庞公,贤如此。
白藤杖,青棕履。
红螺盏,乌皮儿。
看豪吟痛饮,诚哉名士。
蒋径久忘宾与主,蘧年莫问非和是。
但相逢、箕踞对斜晖,浮春蚁。

八声甘州 怀吴六益

清代董俞

看白榆历历近秋河,玉露洒空庭。
问羁人独夜,故园归梦,几度魂惊。
屈指旧时文社,良友半凋零。
遥想孤吟处,瘴黑岚青。
当日江楼送别,记琼筵酒罢,慷慨扬舲。
知天涯近来,诗句比南金。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翠羽价非轻。
衡门下、迟君偃仰,菰饭莼羹。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董俞

清江苏华亭人,字苍水,号樗亭。董含弟。顺治十七年举人。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诗文与含齐名,时称“二董”。著有《樗亭集》、《浮湘集》、《度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