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旅顺(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三年作)

清代黄遵宪

海水一泓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
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将威望俨。
下有深池列钜舰,晴天雷轰夜电闪。
最高峰头纵远览,龙旗百丈迎风飐。
长城万里此为堑,鲸鹏相摩图一啖。
昂头侧睨视眈眈,伸手欲攫终不敢。
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
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

译文及注释

海水一泓(hóng)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
无边的海水环绕着中国国土,此地是如此壮观实在是天险。
旅顺:又称旅顺口,在辽东丰岛最南端,形势险要,与山东成海卫同为北洋海军基地。一泓:一片。泓:水深的样子。烟九点:中国古时分为九州,从天上俯视大地,不过像九点烟尘。诗中指中国国土。

炮台屹立如虎阚(hǎn),红衣大将威望俨(yǎn)
一座座屹立的炮台好似发怒的猛虎,红衣大炮更是无比威严。
虎阚:老虎发怒的样子。红衣大将:指大炮。明末清初仿荷兰大饱而造的一种炮,称红衣大炮。俨:庄重,整齐。

下有深池列巨舰,晴天雷轰夜电闪。
下面有海湾那里排列着巨舰,晴天里发出雷鸣夜有闪电。
深池:指大船坞。晴天雷轰夜电闪:谓北洋水师昼夜练兵发炮时的声威和情景。

最高峰头纵远览,龙旗百丈迎风颭(zhán)
站在最高峰上放眼远望,百丈高的龙旗迎风展。
纵远览:放眼远望。龙旗:清朝的国旗。颭:招展,飘动。

长城万里此为堑(qiàn),鲸(jīng)鹏相摩图一啖(dàn)
形势险要,好像是万里长城的护城河,帝国主义列强都想染指此处。
长城万里此为堑:旅顺形势险要,好像是万里长城的护城河。堑:防御用的深沟。鲸鹏:比喻指帝国主义列强。摩:磨擦。诗中指相互争夺。啖:吃。

昂头侧睨(nì)视眈(dān)眈,伸手欲攫(jué)终不敢。
昂头侧看虎视眺晚,伸手欲夺终是不敢。
睨:斜视。眈眈:贪婪注视的样子。攫:抓取。

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
可以说海能填平山能撼,魔鬼们再三图谋无此胆。
撼:摇,摇动。万鬼:指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列强。

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
一旦陷落遭浩劫,听说敌兵来自山背面。
劫灰:劫火余灰。劫火:佛家语,指世界毁灭时的大火。诗中指旅顺的陷落。蹈背来:从背后而来。当时日军先占领大连,随后从旅顺的背后发起进攻,攻陷旅顺。

参考资料:

1、刘义钦,史言喜,梁文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下):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2:第534页

2、刘琦,郭长海,吕树坤译注.清诗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02:第189-190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无边的海水环绕着中国国土,此地是如此壮观实在是天险。
一座座屹立的炮台好似发怒的猛虎,红衣大炮更是无比威严。
下面有海湾那里排列着巨舰,晴天里发出雷鸣夜有闪电。
站在最高峰上放眼远望,百丈高的龙旗迎风展。
形势险要,好像是万里长城的护城河,帝国主义列强都想染指此处。
昂头侧看虎视眺晚,伸手欲夺终是不敢。
可以说海能填平山能撼,魔鬼们再三图谋无此胆。
一旦陷落遭浩劫,听说敌兵来自山背面。

注释
旅顺:又称旅顺口,在辽东丰岛最南端,形势险要,与山东成海卫同为北洋海军基地。
一泓(hóng):一片。泓:水深的样子。
烟九点:中国古时分为九州,从天上俯视大地,不过像九点烟尘。诗中指中国国土。
虎阚(hǎn):老虎发怒的样子。
红衣大将:指大炮。明末清初仿荷兰大饱而造的一种炮,称红衣大炮。
俨(yǎn):庄重,整齐。
深池:指大船坞。
晴天雷轰夜电闪:谓北洋水师昼夜练兵发炮时的声威和情景。
纵远览:放眼远望。
龙旗:清朝的国旗。
颭 (zhán):招展,飘动。
长城万里此为堑:旅顺形势险要,好像是万里长城的护城河。堑:防御用的深沟。
鲸(jīng)鹏:比喻指帝国主义列强。
摩:磨擦。诗中指相互争夺。
啖(dàn):吃。
睨(nì):斜视。
眈(dān)眈:贪婪注视的样子。
攫(jué):抓取。
撼:摇,摇动。
万鬼:指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列强。
劫灰:劫火余灰。劫火:佛家语,指世界毁灭时的大火。诗中指旅顺的陷落。
蹈背来:从背后而来。当时日军先占领大连,随后从旅顺的背后发起进攻,攻陷旅顺。

参考资料:

1、刘义钦,史言喜,梁文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下):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2:第534页

2、刘琦,郭长海,吕树坤译注.清诗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02:第189-190页

创作背景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冬,日寇围攻旅顺,主帅溜之大吉,军心唤散,仅有残兵抵御。五天后,清廷重要军港旅顺失守,日军屠城数日。消息传来,诗人悲戚异常,愤然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李道英,刘孝严主编;韩进廉,张一平本册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六册清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08:第466-467页

赏析

  这首诗前十四句极言旅顺港的形势之壮险、战备之精良、军威之雄壮,正是天下无双,固若金汤。最后两句骤然转折,将前文陡然抹倒,金城之固,毁于一旦,于大起大落中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悲愤叹惋。全诗描写生动,语言通俗,格调沉重。全诗十六句,可分为三个层次。

  从“海水一泓烟九点”至“龙旗百丈迎风颭”为第一层次,极写旅顺口形势的险要,炮台和大炮的精良、威严,港口布防的坚固。诗人一开始便以一种自豪的激情描写旅顺口的壮险的形势:“海水一汉烟九点。”这里将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缩为一句的开头,居高临下,气势不凡。诗人像是引导读者从飞机上俯瞰辽阔的祖国大地。面对着如此壮险的海港,诗人由衷地发出赞叹:“壮哉此地实天险”。诗人选取了炮台、大炮、深、巨舰,龙旗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着重表现旅顺口形势之险要,装备之精良,防务之坚固。再加上发炮时的雷鸣电闪,港湾里的龙旗招展,写得有声有色,字里行间蕴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的激情。

  第二个层次从“长城万里此为堑”至“万鬼聚谋无此胆”,揭露帝国主义时时妄图掠夺旅顺、入侵中国领土的阴谋。“昂头侧睨视眈眈,伸手欲攫终不敢 ”,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把海港要塞写成昂首的猛虎,警惕地注视着阴谋入侵的敌人,终于使它们不敢轻举妄动。“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这里用昂首的猛虎比中国军民,用“万鬼”比喻帝国主义列强,表现了对自身力量的自信和对敌人的蔑视,爱憎感情鲜明而强烈。而且,“昂头侧脱何耽耽”一句同前面的“炮台屹立如虎阐’相呼应,保持了形象的连贯和完整。

  “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为第三层次,诗人以画龙点睛之笔高度概括了旅顺失陷的惨痛历史。谁知诗人引为自豪的如此坚固的要塞,竟然“一朝瓦解成劫灰”,这里面蕴含着诗人无限的哀痛和悲愤。如前所述,日军是从后路攻入旅顺的。诗人并没有重复旅顺失陷的战争过程,而是用“闻道敌军蹈背来”一句委婉含蓄地高度概括,揭示了旅顺港失陷的原因,深含着对应当为这次战争的失败负责的腐败政府和无能将领的不满与谴责,表现了诗人的巨大的哀痛与悲愤。

  全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真实地记录了旅顺失守的情景。题为“哀旅顺”,实则表现了诗人对昏庸无能之清政府的愤怒谴责、对迫在眉睫之民族危亡的深切焦虑,同时也蕴含有抵御外悔的爱国情怀。这首诗在艺术上采取史诗般的笔法,站在历史的高度,对甲午海战加以高度概括与真实记录,显示了诗人驾驭重大题材的能力。其次,全诗以大量篇幅对我、敌双方的形势加以渲染,采用层层铺垫、卒章显志的方法来突出主题。

参考资料:

1、刘义钦,史言喜,梁文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下):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2:第534页

2、黄岳洲茅宗祥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名篇鉴赏辞典明清文学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06第1版:第593-595页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海水一泓九点此地天险
炮台屹立如虎红衣大将威望
下有深池晴天雷轰电闪
峰头远览龙旗百丈迎风
长城万里鲸鹏相摩一啖
侧睨眈眈伸手不敢
万鬼
一朝瓦解劫灰闻道敌军蹈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黄遵宪简介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的诗词>>
猜您喜欢

东沟行(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三年作

清代黄遵宪

濛濛北来黑烟起,将台传令敌来矣,神龙分行尾衔尾。
倭来倭来渐趋前,绵绵翼翼一字连,倏忽旋转成浑圆。
我军瞭敌遽飞炮,一弹轰雷百人扫,一弹星流药不爆。
敌军四面来环攻,使船使马旋如风,万弹如锥争凿空。
地炉煮海海波涌,海鸟绝飞伏蛟恐,人声鼓声噤不动。
漫漫昏黑飞劫灰,两军各挟攻船雷,模糊不辨莫敢来。
此船桅折彼釜破,万亿金钱分雨堕,入水化水火化火。
火光激水水能飞,红日西斜无还时,两军各唱绕歌归。
从此华船匿不出,人言船坚不如疾,有器无人终委敌。

悲平壤(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三年作

清代黄遵宪

黑云蓖山山突兀,俯瞰一城炮齐发。
火光所到雷䃔䃧,肉雨腾飞飞血红。
翠翎鹤顶城头堕,一将仓皇马革裹。
天跳地踔哭声悲,南城早已悬降旗。
三十六计莫如走,人马奔腾相践蹂。
驱之驱之速出城,尾追翻闻饿鸱声。
大东喜舞小东怨,每每倒戈飞暗箭。
长矛短剑磨铁枪,不堪狼藉委道旁。
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水。
一将囚拘一将诛,万五千人作降奴。

养疴杂诗 其十七 (光绪十七年至

清代黄遵宪

荡荡青天一纸铺,团团红日半轮孤。
波摇海绿云翻墨,谁写须臾万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