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窟湖仙洞即景并记① 其一 (发表于1917年)

清代洪以南

① 编者按:《台湾诗荟》、《台湾诗钞》均题作〈游大窟湖有引〉。
毓秀钟灵,无独有偶,此乃造物无私,以广大众之游骋。是以基隆有仙洞,淡水亦有之,而毫无墨客骚人之迹,诚可慨也。究其原由,盖为隔江潮落,渡涉不易耳。余闻之久矣,小阳月杪,偕张七郎、林金钟二君,买棹往游,时有乡老向导,果于观音峰下大窟湖庄山半,西龙寺侧,竹林深处,见一穴。门仅三尺馀,屈膝而进,可挺立。斜左宽约二间,奇石高低,如床几状,祇供坐卧而已。右有窍,蛇行延阶以上,望之曲折若羊肠,深无底止,牧竖有入者,辄半途而返,畏其险也。然夏凉冬温,地质之异,固为他洞绝无而仅有者。穴前数里之外,汪洋大海,气象万千,实足令人赏玩不置。夕阳欲坠,游兴难销,因赋数绝,以补选胜寻幽家之一缺。世多嗜奇之士,闻风兴起,后我而游者,想必不少也。山灵有知,当不以拙而见诮。〖《台湾诗荟》、《台湾诗钞》处之诗序内容与《台湾日日新报》有多处差异,兹录于后:「湖在观音山麓西龙寺侧,丛竹万竿,境绝幽邃。湖畔有洞,口大可四尺。伛偻而入,内渐高,宽丈馀。石形如几榻,可坐卧,旁一穴,蛇行而上,曲折若羊肠,莫知所止。入者辄半途返,畏其险也。然洞夏凉而冬温,又临大海,自沪尾刺舟可至。从未有游之者。率赋四绝,以酬山灵。」〗
欲下山来⑴未忍归,风光世外想非非。
荡胸无际婆娑海,万里银⑵涛咽夕晖。
⑴ 编者按:「欲下山来」,《台湾诗荟》、《台湾诗钞》均作「据石哦吟」。
⑵ 编者按:「银」,《台湾诗荟》、《台湾诗钞》均作「波」。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下山风光世外非非
无际婆娑万里夕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猜您喜欢

郑香圃兄续弦赋此以贺(发表于19

清代洪以南

洞房花烛瑞光腾,春色洋洋妙趣生。
弹罢瑶筝重鼓瑟,宜家宜室乐和鸣。

彰化客次逢月樵归后却寄①

清末近现代初施梅樵

青山远入云,春鸟鸣高树。
客来坐弹棋,静中香一炷。
十载卧蓬蒿,领略幽閒趣。
人世⑴等蜉蝣,百年几⑵朝暮。
王侯裈中虱,富贵草头露。
俯仰感万端,存没念亲故。
偶作汗漫游,与子⑶获相遇。
握手话襟期,登临恣盼顾。
悬磴罥⑷丹霞,沧洲点白鹭。
对此放狂歌,应有江山助。

和蟫窟棉兰移居韵① 其四

清末近现代初施士洁

欲寻⑴净土羼遗民,奈此⑵泥犁黑劫沦。
东海昔年迟蹈我,北山今日恐驱人。
坡翁抵死居无竹,老子平生患有身。
万古阎浮诗冢在,蘧庐天地一微尘(施懿琳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