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

宋代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译文及注释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bàn)余晖。
梦中逝去的春光还能追回来吗?我想用作诗吟句留住夕阳的光辉。
绊:羁绊。余晖:夕阳的阳光。

酒阑(lán)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饮酒将罢我只想去睡觉,花蜜已经熟了,黄蜂却懒得去采。
酒阑:饮酒将罢。病客:作者自指。蜜熟:指花蜜已熟。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bìn)丝禅(chán)榻两忘机。
芍药花和樱桃花都已凋谢了,我已经心无得失,不把生死荣辱放在心上。
扫地:指花谢了。禅榻:禅床。忘机:没有机心,言心无得失,无纷扰。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我向你借《法界观》这本书,用其中的圆融无碍之说洗却人间一切烦恼。
法界观:是佛教华严宗的一部重要著作的简称,本名《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唐代杜顺述,宗密注。

参考资料:

1、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8-69

2、孙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68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梦中逝去的春光还能追回来吗?我想用作诗吟句留住夕阳的光辉。
饮酒将罢我只想去睡觉,花蜜已经熟了,黄蜂却懒得去采。
芍药花和樱桃花都已凋谢了,我已经心无得失,不把生死荣辱放在心上。
我向你借《法界观》这本书,用其中的圆融无碍之说洗却人间一切烦恼。

注释
绊:羁绊。
余晖:夕阳的阳光。
酒阑:饮酒将罢。
病客:作者自指。
蜜熟:指花蜜已熟。
扫地:指花谢了。
禅榻:禅床。
忘机:没有机心,言心无得失,无纷扰。
法界观:是佛教华严宗的一部重要著作的简称,本名《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唐代杜顺述,宗密注。

参考资料:

1、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8-69

2、孙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68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苏轼《和子由四首》中的一首。苏辙于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春末任齐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南)掌书记时,作《次韵刘敏殿丞送春》,苏轼诗就是和这一首的,可称和诗的和诗。但苏轼《和子由四首》并非与原唱作于同时,因为其中的《首夏官舍即事》有“令人却忆湖边事”句,湖指杭州西湖,“忆”字表明作这四首和诗时已不在杭州。苏轼是熙宁七年八九月间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的,十一月到密州任,苏诗旧注本系此诗于熙宁八年密州任上作,是大体可信的。

参考资料:

1、孙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68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律诗的格律已经很严,而次韵诗又多一重限制,不易写好。苏轼诗中的次韵之作竟达三分之一。有人指责他骋才,搞文字游戏。其实,艺术本来就是戴着枷锁跳舞,限制越严,表演越自由,越能赢得观众的喝彩。

  苏辙的原唱是:“春去堂堂不复追,空余草木弄晴晖。交游归雁行将尽,踪迹鸣鸠懒不飞。老大未须惊节物,醉狂兼得避危机。东风虽有经旬在,芳意从今日日非。”这当然不失为一首佳作,抒发了伤春之情,寄托了身世之感。但与苏轼和诗相比,却略逊一筹。

  原唱的首联是惜春,和诗的首联却语意双关,既可说是惜春,又可说是伤时,感伤整个“青春”的虚度,内涵丰富得多。出句以反问语气开头,着一“可”字,表示“青春”已无可挽回地消逝了,比原唱的陈述句“不复追”,语气强烈得多。杜甫《曲江》诗有“何用浮名绊此身”句,苏轼反用其意,表示“欲将诗句绊余晖。”诗名虽也是浮名,但诗人已把功名事业一类浮名排除在外了,也就是“我除搜句百无功”、“更欲题诗满浙东”(《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之意。青年苏轼“奋厉有当世志”,本以“致君尧舜”为目的。但这种雄心壮志早已像春梦一般过去了。他因同王安石的分歧被迫离开朝廷,无法施展抱负,只好以“搜句”来消磨时光。这对他来说是很痛苦的,可见开头两句就感慨万端,有很多潜台词。

  颔联“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紧承首联,进一步写自己的心灰意懒。前句直赋其心灰意懒之情,以“惟”字加强语气;后句用一“亦”字,以黄蜂之懒比己之懒。

  颈联“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是化用杜牧《题禅院》“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句意,出句写景,遥接首句的伤春,“俱扫尽”的“俱”字说明春色已荡然无存;对句抒情,是“酒阑”句的进一步发挥,说自己淡泊宁静,泯除机心,不把老病放在心上。

  尾联“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是进一步抒情,作者想要借《法界观》里的“圆融无碍之说”洗刷世间之烦恼。

  苏辙原唱颔联是比,颈联是赋,对仗平稳。苏轼和诗中间两联颇富变化,元人方回称其情和景相互交织,虚虚实实,“一轻一重,一来一往”(《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六)。此诗尾联上句五仄落脚,下句不作拗救,正是“诗律颇宽”的表现。虽然未守诗律,但有“神妙流动”之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春事的感伤,对于宦海的沉浮,不执着于一时、心灰意懒的感伤。诗写得含蓄有味,别有深情。

参考资料:

1、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8-69

2、孙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68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青春
诗句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蜜熟黄蜂
芍药樱桃扫地鬓丝禅榻两忘
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苏轼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苏轼的诗词>>
猜您喜欢

和子由四首 送李供备席上和李

宋代苏轼

家声赫奕盖并凉,也解微吟锦瑟傍。
擘水取鱼湖起浪,引杯看剑坐生光。
风流别后人人忆,才器归来种种长。
不用更贪穷事业,风骚分付与沉湘。

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

宋代苏轼

蔼蔼君诗似岭云,从来不许醉红裙。
不知野屐穿山翠,惟见轻桡破浪纹。
颇忆呼卢袁彦道,难邀骂座灌将军。
晚风落日元无主,不惜清凉与子分。

临安三绝 锦溪

宋代苏轼

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贤。
五百年间异人出,尽将锦绣裹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