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近现代鲁迅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译文及注释

万家墨面没蒿(hāo)(lái),敢有歌吟动地哀。
黎民百姓们像黑瘦的囚徒,流离失所于荒野,哪还敢有慷慨悲歌,引发动地的哀声。
万家:指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墨面:墨面即面容憔悴瘦黑,气色晦暗。蒿莱:泛指野草。敢:岂敢之省语。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我心里想的事很多、很远,连通着广大国土上的人民,从表面沉寂中,听到革命春雷的萌动。
浩茫:广大之状,指想得广远。广宇:广大地域。无声:由于心事连着广阔的天地之间,故能从无声中听到人民革命的怒吼声。

参考资料:

1、傅德岷.鲁迅诗歌散文杂文鉴赏: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77

2、金鹰.橄榄小集2004版: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415-416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黎民百姓们像黑瘦的囚徒,流离失所于荒野,哪还敢有慷慨悲歌,引发动地的哀声。
我心里想的事很多、很远,连通着广大国土上的人民,从表面沉寂中,听到革命春雷的萌动。

注释
万家:指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墨面:墨面即面容憔悴瘦黑,气色晦暗。蒿莱(hāo lái):泛指野草。
敢:岂敢之省语。
浩茫:广大之状,指想得广远。广宇:广大地域。
无声:由于心事连着广阔的天地之间,故能从无声中听到人民革命的怒吼声。

参考资料:

1、傅德岷.鲁迅诗歌散文杂文鉴赏: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77

2、金鹰.橄榄小集2004版: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415-416

创作背景

  鲁迅写这首诗时,国民党发动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已经进行半年多。毛泽东在总结这一时期的特点时指出:“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而作为这两种‘围剿’之共同结果的东西,则是全国人民的觉悟。”而鲁迅这首诗,正恰当的反映了毛泽东所说的这句话。

参考资料:

1、金鹰.橄榄小集2004版: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415-416

赏析

  首句“万家墨面没蒿莱”,用悲愤感人的笔触,描写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国民党的统治和日本的侵略,使无数城乡化为废墟,千家万户流离失所。“万家”言受害者之多,“墨面”状悲苦的形象;“蒿莱”形容破败荒凉的社会环境。一个“没”字,融形象与环境为一体,活画出广大人民饥寒交迫,蓬头垢面,辗转荒野,出没蔓草之中的悲惨生活画面。诗人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渗透于字里行间。

  “敢有歌吟动地哀”,深入一层写人民精神上的哀痛和怨愤。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吟之声发。”人民受深重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必然要唱出震天动地的哀歌。但在那样的年代,却因横遭当局压抑而钳口结舌,哑了声音。一个“敢”字领出全句,又以反诘的语气抑住下文,把人民这种欲吐不能,只有把仇恨积压在心底的愤激感情,表达得十分含蓄,深沉,有力。这悲愤的诗句,燃烧着被压迫人民对反动派的深仇大恨。

  前两句诗,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勾画出一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灾难深重而又默默无言的旧中国的悲凉图景,揭示了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者的尖锐矛盾,为全诗高潮的涌起作了铺垫。

  诗的第三句“心事浩茫连广字”,笔锋一转,从状写社会现实转入直抒胸怀。诗人“心事”万千,思连“广宇”,充分显示他和人民心心相印,同革命息息相通的博大胸襟;也包含着他对时局发展和革命形势的探索,对中国革命前途的殷切期待。

  结句“于无声处听惊雷”,激情奔涌,雄健有力。诗人对时局发展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响亮回答。“无声”与“惊雷”,辩证地写出局势的对立统一。“无声”是表面的沉默,它准确地概括了局势的一个方面——压迫越来越深,黑暗越来越浓,但郁结着人民仇恨的沉默,如同地下奔突的地火,终究要爆发出来。“惊雷”象征人民革命的风暴,抗击日本侵略的怒吼,它形象地揭示了局势的另一方面——“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

参考资料:

1、王维森.鲁迅诗歌赏析: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154-155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墨面蒿莱歌吟动地
心事浩茫广宇于无声处惊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猜您喜欢

楚清之画乐天小娃撑小艇偷采白

宋代党怀英

乐天归卧湖山边,閒买池塘娱莫年。小蛮巳老樊素去,心地玲珑如白莲。

室中谁遣散花天,故点襌衣香破襌。鸳鸯为报窃花处,题诗要戏小婵娟。

红妆秋水照明蠲,清之粉本清且妍。道人无心被花恼,对画作诗真适然。

君不见元亮投名莲社里,不妨更赋閒情篇。

霓裳中序第一 孤舟夜泊,寒月微

清代冯煦

凉蟾弄翠壑。卸却征帆潮又落。秋树乍惊夜鹊。但烟暗戍旂,星垂江阁。

音书漫托。怕去鸿、犹怨漂泊。愁无语、一镫废驿,冷笛劝孤酌。

天角。片云寥邈。叹似铁、重衾正薄。宵来归梦更恶。

叶响幽坊,雨过凉幕。旧游浑似昨。奈负了、霜前素约。

频延伫、春回征岸,寄我小梅萼。

踪迹

清代孙原湘

画帘鹦鹉偶疏防,偷近妆台看晚妆。斗叶互翻双陆谱,簪花教写十三行。

娇嗔偏喜逢卿怒,欢醉难禁对婢狂。熟径不愁行触瑟,等他秋月下回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