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春种一粒粟(sù),秋收万颗子。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粟:泛指谷类。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犹:仍然。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26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54-355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26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54-355
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参考资料:
1、严正道.李绅《古风二首》三辨.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赏析
这首诗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本诗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这首诗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参考资料:
1、赵其钧.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16-918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西湖之水清且平,西湖之山瘦且灵。凤凰山麓背其执,日绕滔滔滚滚之潮声。
潮声起自海门东,龛赭憋亹齐争迎。龙吟鼍吼势浩荡,铁马强弩气奔腾。
道我江塘筑茅舍,夜夜鸣潮倾耳听。风声雨声满堂室,鏦鏦铮铮集甲兵。
恍若风樯曲盘快泛宅,不须宫阙楼台住水晶。又若波流直灌一方枕,不须洗耳傲其清。
天籁自存天地间,呼吸万物走雷霆。何必筝琶扰俗调,纤细学作秋虫鸣。
嗟哉祖逖闻鸡且起舞,成连到海自移情。我既不得乘风长破浪,三千里外击鲲鹏。
何能年年悠忽常寂寞,使如深宵寒幄之短檠。祗恐冥顽时睡足,赖有潮声惊梦醒。
呜呼,赖有潮声惊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