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姬彩帐芙蓉色,

沈佺期唐代〕《古歌

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水晶帘外金波下,
云母窗前银汉回。玉阶阴阴苔藓色,君王履綦难再得。
璇闺窈窕秋夜长,绣户徘徊明月光。燕姬彩帐芙蓉色,
秦女金炉兰麝香。北斗七星横夜半,清歌一曲断君肠。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燕姬芙蓉

燕姬 yàn jī
(1). 春秋 时 北燕 之女。《左传·昭公七年》:“﹝正月﹞癸巳, 齐侯 次于 虢 。 燕 人行成…… 燕 人归 燕姬 ,赂以瑶罋、玉櫝、斝耳。” 杜预 注:“嫁女与 齐侯 。” 杨伯峻 注:“ 北燕 , 姬 姓国。”
(2).泛指 燕 地美女。《文选·鲍照〈舞鹤赋〉》:“当是时也, 燕 姬色沮, 巴 童心耻。” 刘良 注:“ 巴 童、 燕 姬,并善歌舞者。” 唐 李白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赵 女长歌入綵云, 燕 姬醉舞娇红烛。” 元 萨都剌 《京城春日》诗:“三月京城飞柳花, 燕 姬白马小红车。” 清 陈维嵩 《金明池·茉莉》词:“ 燕 姬戴斜拖辫髮,朔客嗅烂斟驼乳。”
(3).泛指妃嫔姬妾。 唐 韦应物 《冰赋》:“寡人生於深宫,懵於服食,左右唯 燕 姬 赵 女,侈服美色,微客卿之言,则何以雪余惑?” 明 袁宏道 有《苏潜夫侍御买燕姬为赋合欢诗》四首。  ——《漢語大詞典》
彩 cǎi《國語辭典》

彩 [ cǎi ]

  1. 文章。《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
  2. 颜色、颜料。如:「五彩夺目」、「色彩」、「水彩」、「油彩」。
  3. 光华、光泽。唐·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诗:「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4. 赞美、夸奖的欢呼声。如:「喝倒彩」。《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那四面看的人,就海潮一般,喝了个连环大彩。」
  5. 奖。如:「头彩」、「摸彩」、「中彩」。
  6. 伤。如:「挂彩」。《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时三儿在旁边正呆呆的望著公子的胸脯子,要看著这回刀尖出彩。」
  1. 多种颜色的。如:「彩霞」、「彩衣」、「彩蝶」。
帐 ( 帳 ) zhàng
帐 [ zhàng ]
  1. 用布或其他材料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子。~幕。~篷。蚊~。青纱~。
  2. 同“”。
芙蓉 fú róng
(1).荷花的别名。《楚辞·离骚》:“製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洪兴祖 补注:“《本草》云:其叶名荷,其华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 唐 王维 《临湖亭》诗:“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清 唐孙华 《晚秋狮子林小集》诗之一:“三径林香穿竹树,一池波影漾芙蓉。”
(2).木莲,即木芙蓉。落叶大灌木,叶大掌状浅裂,秋季开花,花大有柄,色有红白,晚上变深红。可插枝蕃植,供观赏,叶和花均可入药。 隋 江总 《南越木槿赋》:“千叶芙蓉詎相似,百枝灯花復羞燃。” 宋 宋祁 《木芙蓉》诗:“芙蓉本作树,花叶两相宜。慎勿迷莲子,分明立券辞。”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芙蓉》:“ 岭 南木芙蓉,有一日白花,次日稍红,又次日深红者,名曰‘三日醉芙蓉’。”
(3).《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后因以“芙蓉”喻指美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室对芙蓉,家徒四壁。”
(4).宝剑名。 明 汤显祖 《南柯记·侠概》:“一生游侠在 江 淮 ,未老芙蓉説剑才。”参见“ 芙蓉剑 ”。  ——《漢語大詞典》
色 sè《國語辭典》

色 [ sè ]

  1. 物体表面的色彩。如:「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花色鲜艳」。
  2. 面容、神情。如:「不动声色」、「和颜悦色」、「面不改色」、「察言观色」。
  3. 女色,容貌美丽的妇女。《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唐·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4. 景象。如:「暮色深沉」、「景色宜人」。
  5. 种类、式样。如:「货色齐全」、「形形色色」、「花色繁多」。
  6. 品质、成分。多指金银而言。如:「成色」、「足色」。
  7. 性欲、情欲。如:「色情」、「桃色纠纷」。《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
  8.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生气发怒,改变脸色。《战国策·韩策二》:「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
  2. 访求。如:「物色」。

色 [ shè ]

  1. 俗称男子的性欲冲动。

色 [ shǎi ]

  1. 之语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