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司马迁两汉〕《伯夷列传

  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贾子贪夫徇财烈士徇名死权众庶冯生

贾子(賈子)jiǎ zǐ
(1).指 唐 诗人 贾岛 。 唐 薛能 《嘉陵驿见贾岛旧题》诗:“ 贾子 命堪悲, 唐 人独解诗。”
(2).指 汉 贾谊 。 陶行知 《共和精义》:“ 贾子 曰: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  ——《漢語大詞典》
曰 yuē《國語辭典》

曰 [ yuē ]

  1. 说。用于文言文。《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2. 称为、叫做。用于文言文。《书经·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1. 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诗经·豳风·东山》:「我东曰归,我心西悲。」《文选·张衡·东京赋》:「曰止曰时,昭明有融。」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贪夫徇财(貪夫徇財)tān fū xùn cái
贪财的人为财利送命。《鹖冠子·世兵》:“烈士徇名,贪夫徇财,至博不给,知时何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贪夫徇财兮,烈士徇名。”亦作“ 贪夫狥财 ”。 唐 李商隐 《太仓箴》:“贪夫狥财,有死无二;御黠马衔,不得不利。”  ——《漢語大詞典》
烈士 liè shì
(1).有节气有壮志的人。《韩非子·诡使》:“而好名义不仕进者,世谓之烈士。”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晋 陆机 《辩亡论》上:“虽忠臣孤愤,烈士死节,将奚救哉?” 唐 杨炯 《上骑都尉高则神道碑》:“然后达人知足,徒兴白髮之歌;烈士徇名,不受黄金之赏。”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陈烈妇传诔》:“一死甘心殉所天,女中烈士瘞江边。”
(2).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李国文 《月食》:“ 伊汝 的父母都是烈士,是红军东渡 黄河 时牺牲的。”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二:“﹝‘新升隆号’轮船﹞离开 武汉 之后,在当天便遇难,而使好些朋友成了烈士。”  ——《漢語大詞典》
徇名 xùn míng
舍身求名。狥,通“ 殉 ”。《鹖冠子·世兵》:“列士狥名,贪夫狥财。” 陆佃 解:“以身逐物曰狥。” 唐 元稹 《表夏》诗之十:“哀哉狥名士,没命求所难。” 明 李贽 《复李士龙书》:“欲名而又狥利,与好利而兼狥名,均为不智。”  ——《漢語大詞典》
夸 ( 誇 ) kuā/kuà《國語辭典》

夸 [ kuā ]

  1. 奢侈。《荀子·仲尼》:「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唐·杨倞·注:「夸,奢侈也。」
  2. 姓。如战国时有仙人夸蛾。
  1. 炫耀。《列子·杨朱》:「而欲尊礼义以夸人,矫情性以招名。」《史记·卷一○八·韩长孺传》:「即欲以侘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
  2. 称赞、赞美。唐·皮日休〈惜义鸟〉诗:「吾闻凤之贵,仁义亦足夸。」
  1. 骄矜自大。唐·韩愈〈乌氏庙碑铭〉:「卢从史始立议用师于桓。乃阴与寇连,夸谩凶骄,出不逊言。」
  2. 美好的。《淮南子·修务》:「曼颊皓齿,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说者,西施、阳文也。」
  3. 大。《文选·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
者 zhě《國語辭典》

者 [ zhě ]

  1.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記者」、「作者」。《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楚辭·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1. 指示形容詞。同「這 」。多用於古詩詞中。宋·晏幾道〈少年游·離多最是〉詞:「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
  1. 用於句中,表示停頓。《論語·學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2. 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 表比擬。相當於「的樣子」。《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已而相泣,旁 若無人者。」
死权(死權)sǐ quán
指贪恋权势至死不休。《史记·伯夷列传》:“ 贾子 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司马贞 索隐:“言贪权势以矜夸者,至死不休,故云‘死权’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平叔 ( 何晏 )以党 曹爽 见诛,触死权之网也。”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藉曰死权之念,过於殉名。”  ——《漢語大詞典》
众庶(衆庶)zhòng shù
众民;百姓。《书·汤誓》:“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韩非子·问田》:“立法术,设度数,所以利民萌,便众庶之道也。”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务在独乐,不顾众庶。” 宋 文天祥 《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今续得广牒,以 义丁 越界深入,肆行刼杀,大不可令众庶见。”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教权庞大,则復之假手于帝王,比大权尽集一人,则又颠之以众庶。”  ——《漢語大詞典》
冯生(馮生)féng shēng
恃矜其生,贪生。《史记·伯夷列传》:“ 贾子 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司马贞 索隐:“冯者,恃也,音凭。言众庶之情,盖恃矜其生也。 邹诞 本作‘每生’。每者,冒也,即贪冒之义。” 明 魏学洢 《定志赋》:“顾众兆冯生,各有攸騖。”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儕冯生之徒,於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鬭,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