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唐寅明代〕《和沈石田落花诗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小桥流水村落不见啼莺

小桥(小橋)xiǎo qiáo
(1). 三国 吴 周瑜 之妻。《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时得 桥 公二女,皆国色也。 策 自纳 大桥 , 瑜 纳 小桥 。”
(2).小型桥梁。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之五:“小桥飞断岸,高花出迥楼。”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漢語大詞典》
流水 liú shuǐ
(1).流动的水;活水。《诗·小雅·沔水》:“ 沔 彼流水,朝宗于海。”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 孙思邈 《千金方》人参汤,言须用流水煮,用止水则不验。” 碧野 《富春江畔》:“这流水是半山‘冰壶洞’的飞瀑渗入山脚的‘双龙洞’,汇成深潭,然后由‘双龙洞’石潭中流出来,形成了这一条长流不涸的山涧。”
(2).谓水向低处流逝。《东观汉记·明帝纪》:“十四年,帝作 寿陵 。制:‘令流水而已。’”
(3).形容流逝的岁月。 唐 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诗:“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4).像流水一样接连不断。《史记·货殖列传》:“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子虚子 《湘事记》:“人众如蚁附羶,日给饭至四百餘席,无昼夜,流水浮埃,殆同一大剧场。”
(5).即高山流水,古琴曲名。亦泛指琴曲。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 南山 死。” 宋 范仲淹 《明月》诗:“明月照前墀,朱弦奏《流水》。”《瓯北诗话》卷十引 清 查慎行 《送陈泽州相国予告归》诗:“《流水》一弹真絶调,朱弦三嘆有餘音。”
(6).京剧的一种板式。节奏紧促,每个分句之间停顿不明显,是一种叙述性较强的曲调,用于表现轻松愉快或慷慨激昂的情绪。
(7).指商店的销货金额。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流水收簿》:“流水者,按日挨登如流水之盈科渐进也。”如:今天店里做了五千元的流水。  ——《漢語大詞典》
闲 ( 閑 閒 ) xián
闲 [ xián ]
  1. 没有事情;没有活动与“”相对:游手好~。没有~工夫。
  2. 房屋、器物等放着不用:~置。~房。机器别~着。
  3. 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农~。忙里偷~。
  4. 与正事无关的:~谈。~人免进。~话。
  5. 栅栏。
  6. 防御:防~。
村落 cūn luò
(1).村庄。《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 魏 郡界,村落齐整如一。” 唐 张乔 《归旧山》诗:“昔年山下结茅茨,村落重来野径移。” 宋 叶适 《题周子实所录》:“余久居 水心 村落,农蓑圃笠,共谈陇亩间。” 清 郑燮 《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诗:“银沙万里无来跡,犬吠一声村落閒。” 朱德 《过五指山》诗:“车过村落地,老少夹路迎。”
(2).泛指乡村,乡下。 宋 张孝祥 《刘两府》:“某以久不省祖塋,自 宣城 暂归 歷阳 村落。”《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萧秀才 往 长洲 探亲,经过一个村落人家,只见一伙人聚在一块在那里喧嚷。” 鲁迅 《伪自由书·中国人的生命圈》:“村落市廛,一片瓦砾。”  ——《漢語大詞典》
不见(不見)bú jiàn
(1).看不到。《易·艮》:“行其庭,不见其人。” 唐 韩愈 《琴操·拘幽操》诗:“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和星。” 茅盾 《色盲》:“ 李蕙芳 赶快拾起一片碎瓦,正想掷过去,那虾蟆一跳,便不见了。”
(2).谓不易看到。《左传·成公十六年》:“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张舜徽 注:“谓防止怨恨不仅在明显之仇恨,尚须图谋不易见之细微怨恨。”
(3).不看,不读。《梁书·任昉传》:“ 昉 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餘卷。”
(4).用在“闻”“看”“找”等动词之后,表示行动没有结果。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脚上那一种,做一头睡,自然闻不见,不消虑他。” 柯岩 《快活的小诗·眼镜惹出了什么事情》:“我的眼镜怎么找不见?”  ——《漢語大詞典》
啼莺(啼莺)
补禽经说章茂深尝得其妇翁石林所书贺新郎词首曰睡起啼莺语章疑其误颇诘之石林曰老夫尝得之矣流莺不解语啼莺解语见禽经而今禽经无之疑非全本梁昭明太子锦带书三月啼莺出谷  ——《韵府拾遗 庚韵》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吠 fèi《國語辭典》

吠 [ fèi ]

  1. 狗叫称为「吠」。如:「蜀犬吠日」、「狂吠」。《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汉·王符《潜夫论·贤难》:「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蛙 wā《國語辭典》

蛙 [ wā ]

  1. 脊椎動物兩棲類的通稱。體短闊,前銳後廣,滑潤無鱗,可行氣體交換,且無頸無尾。四肢發達,但前肢短小,後肢長,趾間有蹼,為游泳之用,喜居陰溼地。冬季有冬眠行為。種類多,常見的有青蛙、牛蛙、樹蛙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