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张九龄唐代〕《和崔尚书喜雨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惠泽丰岁昌言上才

惠泽(惠澤)huì zé
犹恩泽。《汉书·郑崇传》:“朕幼而孤,皇太太后躬自养育,免于襁褓,教道以礼,至於成人,惠泽茂焉。”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其所用也,不越於妻妾之戚属;其惠泽也,不出乎近习之庸琐。”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三:“ 汉 律三人以上无故饮酒,罚金四两。故 汉 以赐酺为惠泽,令得羣臣饮酒也。” 清 唐甄 《潜书·匪更》:“官守不明,惠泽不行,名存而实亡。”  ——《漢語大詞典》
成 chéng《國語辭典》

成 [ chéng ]

  1. 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说文解字·戊部》:「成,就也。」
  2. 变为。如:「点石成金」、「磨杵成针」。
  3. 达到。如:「成千上万」、「成双成对」。
  4. 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
  5. 可以。如:「他想要耍赖是不成的。」
  1. 量词。计算十等分概念的单位。如:「有八成希望。」
  2. 古代十里平方的土地。《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3. 现有的一切。如:「创业容易守成难。」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
  4. 姓。如汉代有成瑨。
  1. 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陆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2. 现有的、旧有的。如:「成例」、「成规」、「成语」。
  3. 构成整体的。如:「成分」、「成员」。
丰岁(豐歲)fēng suì
犹丰年。《梁书·昭明太子统传》:“去年称为丰岁,公私未能足食。” 唐 张九龄 《和崔尚书〈喜雨〉》:“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元史·礼乐志三》:“丰岁穰穰,延洪有引。”  ——《漢語大詞典》
昌言 chāng yán
(1).善言;正当的言论。《书·皋陶谟》:“ 禹 拜昌言曰:‘俞!’” 孔颖达 疏:“ 禹 乃拜受其当理之言。”《汉书·王莽传中》:“ 嘉新公 国师以符命为予四辅, 明德侯 刘龚 、 率礼侯 刘嘉 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 颜师古 注:“昌,当也。”《旧唐书·方伎传·叶法善》:“公以理国之法,数奏昌言。” 清 方文 《送左三山先生巡按浙江》诗之一:“缓步归天仗,昌言悦圣衷。”
(2).谓直言不讳。《后汉书·马融传》:“俾之昌言而宏议,軼越三家,驰骋五帝,悉览休祥,总括羣瑞。” 唐 高适 《三君咏·狄梁公》:“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 宋 陈亮 《廷对策》:“十年之间,羣起而沮抑之,未能止其偏,去其伪,而天下之贤者先废而不用,旁观者亦为之发愤以昌言,则人心何繇而正乎!” 清 黄遵宪 《近世爱国志士歌》序:“识者深忧之,而未敢昌言也。” 章炳麟 《记印度西婆耆王纪念会事》:“ 印度 人不敢以反对 英国 ,经画独立昌言于众,而一寓其意于记念会。”
犹倡言,提倡。昌,通“ 倡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灭亡论》:“於是嚮之高谈革命、昌言勤王者,莫不感激欷歔。” 伧父 《清廷预备立宪》:“自甲午以至戊戌,变法之论虽甚盛,然尚未有昌言立宪者。”  ——《漢語大詞典》
发 ( 發 髮 ) fā/fà
发 [ fā ]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2. 放,射:~射。百~百中。焕~。
  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4. 散开,分散:~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6. 打开,揭露:~现。~掘。
  7. 产生,出现:~生。~愤。奋~。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
  9. 显现,显出:~病。~抖。~憷。
  10. 开始动作:~动。
  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发 [ fà ]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上才 shàng cái
    亦作“ 上材 ”。
    (1).上等的才能。《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 皇甫氏 文武上才,为 汉 忠臣。”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谬》:“上材之人,能行人所不能行。”
    (2).指具有上等才能的人。 唐 方干 《越中逢孙百篇》诗:“上才乘酒到 山阴 ,日日成篇字字金。” 元 范梈 《休日出郊》诗:“迁臣逐客皆前辈,幕长郎官尽上才。”
    (3).上等的材料。 南朝 齐 谢朓 《高松赋》:“若乃体同器制,质兼上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