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唐代〕《琵琶行 / 琵琶引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 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 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冰泉冷涩凝绝凝绝不通

冰泉 bīng quán
(1).冰渊。 唐 代避 李渊 讳,以“泉”代渊。 唐 白居易 《杭州刺史谢上表》:“忝非土木,如履冰泉。合当鼎鑊之诛,尚忝藩宣之寄。”
(2).清泉。常用其声形容琴声。 唐 元稹 《五弦弹》诗:“风入春松正凌乱,鶯含晓舌怜娇妙。呜呜暗溜咽冰泉,杀杀霜刀涩寒鞘。” 前蜀 韦庄 《听赵秀才弹琴》诗:“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  ——《漢語大詞典》
冷涩(冷澀,冷澁)lěng sè
亦作“ 冷澁 ”。凝滞,不顺畅。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刘胜》:“ 刘胜 位故大夫,见礼上宾,俯伏甚於鱉蝟,冷澁比如寒蜒,无能往来,此罪人也。”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冰泉冷涩絃凝絶,凝絶不通声暂歇。” 唐 陆龟蒙 《上清》诗:“新篁冷涩曲未尽,细拂云枝栖凤惊。” 耶林 《月台上》:“他用冷涩而且阴森的声音说着,好象是他要同车夫和好,他站在马子背后说:‘满神气!满神气!你掉过你的屁股来呀,要走路了!’”  ——《漢語大詞典》
弦 xián《國語辭典》

弦 [ xián ]

  1. 緊繫在弓上的索、線,具有彈性。即弓弦。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
  2. 張於樂器上的絲、線,可用於彈奏發出樂音。如:「琴弦」、「箏弦」。
  3. 半圓形的月亮。如:「上弦」、「下弦」。唐·杜甫〈初月〉詩:「光細弦初上,影斜輪未安。」
  4. 弦樂或弦樂器的簡稱。如:「弦歌不輟」。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5. 數學上指圓周或曲線上任意二點的連接線段。
  6. 姓。如春秋時鄭國有弦高。
  7. 比喻妻子。如:「斷弦」、「續弦」。
  1. 彈奏弦樂器。《莊子·讓王》:「上漏下溼,匡坐而弦。」
  2. 彎曲。《易經·繫辭下》:「弦木為弧,剡木為矢。」
凝绝(凝絶)níng jué
停止;中断。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水泉冷涩弦凝絶,凝絶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漢語大詞典》
不通 bù tōng
(1).阻塞;不通达。《左传·成公十三年》:“东道之不通,则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辞·九辩》:“閔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来。《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礼记·内则》:“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汉书·哀帝纪》:“皇天降非材之佑, 汉 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冲 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说着,他动了真气,象不屑于和这个不通情理的人说话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谓学识浅陋。 汉 王充 《论衡·别通》:“夫通人犹富人,不通者犹贫人也。俱以七尺为形,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无一牒之诵。”
(6).谓文理悖谬不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是为一论物体,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邑宰见其文,以为不通,贴文於照墙,不取。”  ——《漢語大詞典》
声 ( 聲 ) shēng
声 [ shēng ]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4. 名誉:名~。
  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暂 ( 暫 ) zàn
暂 [ zàn ]
  1. 不久,短时间:~时。~且。~缓。~停。~行办法。
  2. 猝然。
  3. 始,初:“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起”。
歇 xiē《國語辭典》

歇 [ xiē ]

  1. 休息。如:「这事不急,您歇会儿再做。」《说文解字·欠部》:「歇,息也。」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诗:「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2. 停止。如:「歇业」、「歇手」。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凭栏处,潇潇雨歇。」
  3. 睡觉、住宿。如:「安歇」、「歇宿」。《水浒传·第三二回》:「当夜直吃到五更,叫小喽啰伏侍宋江歇了。」《红楼梦·第四四回》:「平儿就在李纨处歇了一夜。」
  4. 竭尽、凋零、衰败。南朝齐·谢朓〈王孙游〉诗:「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唐·李贺〈伤心行〉:「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5. 气味消散。《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诗》:「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珪。」
  1. 量词:➊ ​ 计算动作次数的单位。相当于「番」、「次」。《董西厢·卷五》:「送下阶来欲待别,又嘱付两三歇。」➋ ​ 计算时段的单位。《水浒传·第四回》:「下得亭子,松树根边又坐了半歇。」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