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造其室,羽仪鸾鹤翔。

杜牧唐代〕《郡斋独酌(黄州作)

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
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
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
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
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
我爱李侍中,标标七尺强。白羽八扎弓,髀压绿檀枪。
风前略横阵,紫髯分两傍。淮西万虎士,怒目不敢当。
功成赐宴麟德殿,猿超鹘掠广球场。三千宫女侧头看,
相排踏碎双明珰。旌竿幖幖旗z8々,意气横鞭归故乡。
我爱朱处士,三吴当中央。罢亚百顷稻,西风吹半黄。
尚可活乡里,岂唯满囷仓?后岭翠扑扑,前溪碧泱泱。
雾晓起凫雁,日晚下牛羊。叔舅欲饮我,社瓮尔来尝。
伯姊子欲归,彼亦有壶浆。西阡下柳坞,东陌绕荷塘。
姻亲骨肉舍,烟火遥相望。太守政如水,长官贪似狼。
征输一云毕,任尔自存亡。我昔造其室,羽仪鸾鹤翔。
交横碧流上,竹映琴书床。出语无近俗,尧舜禹武汤。
问今天子少,谁人为栋梁?我曰天子圣,晋公提纪纲。
联兵数十万,附海正诛沧。谓言大义小不义,
取易卷席如探囊。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铓。
岂知三载几百战,钩车不得望其墙!答云此山外,
有事同胡羌。谁将国伐叛,话与钓鱼郎?溪南重回首,
一径出修篁。尔来十三岁,斯人未曾忘。往往自抚己,
泪下神苍茫。御史诏分洛,举趾何猖狂!阙下谏官业,
拜疏无文章。寻僧解忧梦,乞酒缓愁肠。岂为妻子计,
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
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
寿域富农桑。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江郡雨初霁,
刀好截秋光。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
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其室羽仪鸾鹤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昔 xī《國語辭典》

昔 [ xí ]

  1. 過去的、從前的。如:「昔日」。唐·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1. 夜晚。《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襲梁及霍。」《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通「夕」。
  2. 姓。如漢代有昔登。

昔 [ cuò ]

  1. 粗糙。《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
造 zào《國語辭典》

造 [ zào ]

  1. 制作。如:「制造」、「酿造」、「仿造」。
  2. 建设、建筑。如:「建造」、「营造」、「造船」、「造屋」。
  3. 创建、创制。如:「创造」、「缔造」、「蔡伦造纸」。
  4. 虚构。如:「造谣」、「捏造」。
  5. 至、到达。如:「登峰造极」、「造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明日造朝。」
  6. 给予生命。如:「再造之恩」、「恩同再造」。
  7. 培养。如:「造就」、「可造之才」。
  1. 成就。如:「造诣」。《诗经·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左传·成公十三年》:「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2. 对立的两方。如诉讼时原告与被告称为「两造」。《书经·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文选·潘岳·马汧督诔》:「两造未具,储隶盖鲜。」
  3. 时代、时期。如:「满清末造」。《仪礼·士冠礼》:「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 。」
  4. 术数用语。命相家称人的生辰八字为「造」。如:「坤造」、「干造」。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二五出》:「请问小姐贵造?」《聊斋志异·卷九·邵临淄》:「有术士推其造,决其必受官刑。」
  5. 姓。如周代有造父。
  1. 急遽、仓促、突然。《礼记·玉藻》:「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通「猝」。
  2. 开始。《书经·伊训》:「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

造 [ cào ]

  1. (一)​5.之又音。
  2. 纳。《礼记·丧大记》:「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设夷盘造冰焉。」
  1. (一)​1.之又音。
其室
诗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左传楚公子围杀大司马蔿掩而取其室申无宇曰王子必不免善人而虐之是祸国也  ——《韵府拾遗 质韵》
羽仪(羽儀)yǔ yí
(1).《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孔颖达 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后因以“羽仪”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为楷模。《汉书·叙传上》:“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 成帝 时, 班况 女为倢伃,父子并在京师为朝臣也。”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以宗室羽仪,允膺嘉选。” 唐 韩愈 《燕喜亭记》:“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於天朝也不远矣。”
(2).犹翼翅。 晋 左思 《吴都赋》:“湛淡羽仪,随波参差。理翮整翰,容与自玩。”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嵇康〈言志〉》:“灵凤振羽仪,戢景西海滨。” 唐 聂夷中 《胡无人行》:“更愿生羽仪,飞身入青冥。”
(3).引申为辅翼。 唐 张九龄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丞相燕国公赠太师张公墓志铭》:“翰飞戾天,羽仪清朝。” 宋 陈亮 《祭郭德扬文》:“晚值兄疾,赖君羽仪。”
(4).仪仗中以羽毛装饰的旌旗之类。《南齐书·东昏侯纪》:“帝乌帽袴褶,备羽仪,登 南掖门 临望。”《周书·皇后传·武帝阿史那皇后》:“ 纯 等设行殿,列羽仪,奉之以归。”《旧唐书·魏徵传》:“ 徵 平生俭素,今以一品礼葬,羽仪甚盛,非亡者心志。”
(5).指帝王卫队。 唐 樊绰 《蛮书·南蛮条教》:“羽仪亦无员数,皆清平官等子弟充,诸蛮不与焉。常在 云南王 左右。羽仪长帐前管係之。”《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以清平子弟为羽仪,王左右有羽仪长八人,清平官见王不得佩剑,唯羽仪长佩之为亲信。”  ——《漢語大詞典》
鸾鹤(鸞鶴)luán hè
亦作“ 鸞鸖 ”。
(1).鸾与鹤。相传为仙人所乘。 南朝 宋 汤惠休 《楚明妃曲》:“驂驾鸞鹤,往来仙灵。”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烟霞蓊蔚於城隅,鸞鸖盘旋於林表。” 清 高鹗 《题友人山水障子》诗:“林下马牛闲自放,岭头鸞鹤了无奇。”
(2).借指神仙。 唐 白居易 《酬赵秀才赠新登科诸先辈》诗:“莫羡 蓬莱 鸞鹤侣,道成羽翼自生身。”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益彰 叔则 鸞鹤之姿,转映 王恭 神仙之状。”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夙有邱壑向,缅怀鸞鹤踪。”  ——《漢語大詞典》
翔 xiáng《國語辭典》

翔 [ xiáng ]

  1. 绕圈飞行。如:「飞翔」、「滑翔」。
  2. 张开双臂行走。形如鸟翼舒展,故称为「翔」。《礼记·曲礼上》:「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汉·郑玄·注:「行而张拱曰翔。」
  3. 栖息、栖止。汉·桓宽《盐铁论·未通》:「故代马依北风,飞鸟翔故巢,莫不哀其生。」汉·祢衡〈鹦鹉赋〉:「飞不妄集,翔必择林。」
  1. 详细确实。《汉书·卷九六·西域传·序》:「其土地山川王侯户数道里远近翔实矣。」通「详」。
  2. 吉祥。《易经·丰卦·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汉·王充《论衡·是应》:「翔风起,甘露降。」通「祥」。
  1. 上升、高涨。《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谷贾翔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