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肠糟肉两家说,计较屑屑何其卑。

欧阳修宋代〕《答圣俞莫饮酒

子谓莫饮酒,我谓莫作诗。
花开木落虫鸟悲,四时百物乱我思。
朝吟摇头暮蹙眉,雕肝琢肾闻退之。
此翁此语还自违,岂如饮酒无所知。
自古不饮无不死,惟有为善不可迟。
功施当世圣贤事,不然文章千载垂。
其余酩酊一◇酒,万事峥嵘皆可齐。
腐肠糟肉两家说,计较屑屑何其卑。
死生寿夭无足道,百年长短才几时。
但饮酒,莫作诗,
子其听我言非痴。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腐肠糟肉两家屑屑何其

腐肠(腐腸)fǔ cháng
(1).腐蚀肠胃。古人每用以指美酒嘉肴。 汉 枚乘 《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晋 张协 《七命》:“耽口爽之饌,甘腊毒之味,服腐肠之药,御亡国之器。”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既深悟於腐肠,岂自迷於爽口。” 唐 白居易 《寄庐少卿》诗:“嘉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
(2).中草药黄芩的别称。《神农本草经》卷二:“﹝黄芩﹞一名腐肠,生川谷。”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草木中》:“圆者名子芩,为胜;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 唐 柳宗元 《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是故经(指《本草》)中……言人参者以人形,黄芩以腐肠。”  ——《漢語大詞典》
糟肉
欧阳修诗腐肠糟肉两家说  ——《韵府拾遗 屋韵》
两家(两家)
唐 白居易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骈字类编》
说 ( 說 説 ) shuō/shuì/yuè
说 [ shuō ]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均读轻声)。~媒。
  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4. 责备:数~。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说 [ shuì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说 [ yuè ]
    ◎ 古同“”。
      计 ( 計 ) jì
      计 [ jì ]
      1. 核算:~时。~量(liàng )。~日程功。
      2. 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晴雨~。湿度~。
      3. 主意,策略:~策。~谋。
      4. 谋划,打算:~划。~议。
      5. 姓。
      较 ( 較 ) jiào
      较 [ jiào ]
      1. 比:~量(liàng )。~劲(亦作“叫劲”)。比~。计~。
      2. 对比着显得更进一层的:成绩~佳。
      3. 明显:~然(显明)。彰明~著。
      4. 大旨,大概:~略。
      屑屑 xiè xiè
      (1).劳瘁匆迫貌。《左传·昭公五年》:“礼之本末将於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汉书·王莽传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为天下,厚 刘 氏也。” 唐 元稹 《晓将别》诗:“屑屑命僮御,晨装儼已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一日, 石 失印綬,合署沸腾,屑屑还往,无所为计。”
      (2).琐屑;猥琐。 宋 欧阳修 《石曼卿墓表》:“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 清 戴名世 《汪河发墓志铭》:“ 河发 性倜儻好交游,视世俗群儿屑屑不足当意。”
      (3).特意、着意貌。《三国志·蜀志·宗预传》:“吾等年踰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上达之士,能安时处顺,由行於天理之中,故不屑屑於占算推测。”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若 纪文达 《閲微草堂》五种,专为劝惩起见。叙事简,説理透,不屑屑於描头画角。”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史记会注考证驳议〉序》:“君之为此者,以偶触其书,姑以为述作之发端而已,非屑屑与彼争短长也。”
      (4).介意貌。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其家虽号寒啼飢,而 凝式 不屑屑也。”
      (5).象声词。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九:“感此增嬋娟,屑屑涕自滋。” 唐 孟郊 《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御》诗:“暮天寒风悲屑屑,啼鸟遶树泉水噎。”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虞美人草行》:“英雄本学万人敌,何用屑屑悲红粧。” 清 周稚廉 《谒金门》词:“风屑屑,吹冷一帘新月。”  ——《漢語大詞典》
      何其 hé qí
      (1).怎么那样;为什么那样。用于疑问句。《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宋 苏轼 《乞不分差经义诗赋试官》:“经义诗赋,等是文词,而议者便谓治经之人不可使考诗赋,何其待天下士大夫之薄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饮馔》:“然使竟日穷年止食一物,亦何其胶柱口腹,而不肯兼爱心脾乎?”
      (2).多么,何等。用于感叹句。《左传·僖公十五年》:“二三子何其慼也!” 唐 杜甫 《义鹘行》:“功成失所往,用捨何其贤!” 宋 郭祥正 《金山行》:“一朝登临重太息,四时想像何其雄!” 鲁迅 《华盖集·这个和那个》:“但先前说过,倘若还不能忘情于咿唔,倒也可以翻翻,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形,和那时的何其神似!”  ——《漢語大詞典》
      卑 bēi《國語辭典》

      卑 [ bēi ]

      1. 低下、低微。如:「卑贱」、「天尊地卑」。《文选·沈约·恩幸传论》:「人主谓其身卑位薄,以为权不得重。」
      2. 衰微、没落。《国语·周语上》:「王室其将卑乎?」
      3. 简陋。《文选·张衡·东京赋》:「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
      4. 品格低劣。《孟子·公孙丑上》:「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5. 谦恭。如:「谦卑」、「卑躬屈膝」、「卑词厚礼」。
      1. 低下的地方。如:「登高必自卑」。
      1. 使简陋、低俗。《论语·秦伯》:「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唐·孔颖达·正义:「言禹卑下所居之宫室而尽力以治田间之沟洫。」
      2. 轻视、藐视。《国语·晋语四》:「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