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来琼什虽无敌,且是侬家比兴残。

李建勋唐代〕《重戏和春雪寄沈员外

谁道江南要雪难,半春犹得倚楼看。却遮迟日偷莺暖,
密洒西风借鹤寒。散漫不容梨艳去,轻明应笑玉华干。
和来琼什虽无敌,且是侬家比兴残。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琼什无敌且是侬家比兴

和 hé/hè/huó/huò/hú《國語辭典》

和 [ hé ]

  1.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2. 適中、恰到好處、剛柔並濟的常道。《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禮記·中庸》:「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3. 和平、停戰。如:「講和」、「議和」。《孫子·行軍》:「無約而請和者,謀也。」《戰國策·趙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
  4. 日本的別名。如:「大和民族」。
  5. 姓。如漢代有和武、晉代有和嶠。
  1. 敦睦、調諧。如:「和好如初」。《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
  2. 連同。如:「和衣而眠」。
  1. 溫順的、安詳的。如:「和藹」、「心平氣和」、「和顏悅色」。南朝陳·徐陵〈晉陵太守王勵德政碑〉:「風神雅淡,識量寬和。」唐·張說〈岳陽早霽南樓〉詩:「心阻意徒馳,神和生自足。」
  2. 溫暖的。如:「和煦」、「風和日麗」。唐·白居易〈首夏病間〉詩:「清和好時節,微風吹裌衣。」
  1. 對、向。如:「你和尊長講話的態度要恭敬。」《紅樓夢·第八回》:「好幾處都有,都稱贊得了不得,還和我們尋呢!」
  1. 與、跟。如:「我和他是好朋友。」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和 [ hè ]

  1. 聲音相應。如:「附和」、「唱和」。《資治通鑑·卷二三六·唐紀五十二·順宗永貞元年》:「絪等從而和之,議始定。」宋·蘇軾〈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2. 依原詩格律或內容作詩以酬答他人。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序〉:「微之又以近作四十三首寄來,命僕繼和。」

和 [ huo ]

  1. 溫暖的。如:「暖和」。

和 [ hàn ]

  1. 之語音。

和 [ hú ]

  1. 牌戲中牌張已湊齊成副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鳳梧自己買這樣,買那樣,應酬朋友,吃酒碰和,毛毛的也有一萬了。」

和 [ huò ]

  1. 攪拌、混合。如:「攪和」、「和麵」。《文明小史·第三回》:「柳知府詫異道:『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裡頭。』」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琼什(瓊什)qióng shí
对人诗文的美称。 唐 皎然 《答豆卢次方》诗:“有书遗琼什,以代貂襜褕。” 唐 白居易 《钱侍郎使君以〈题庐山草堂诗〉见寄因酬之》诗:“慙见新琼什,思归旧草堂。” 唐 白居易 《得潮州杨相公继之书并诗以此寄之》诗:“初覩银钩还啟齿,细吟琼什欲沾巾。”  ——《漢語大詞典》
虽 ( 雖 ) suī
虽 [ suī ]
     ◎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无敌(無敵)wú dí
(1).没有可与对抗的;没有可与比拟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师有济也,君而继之,兹无敌矣。” 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 白 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羣。” 明 沈鲸 《双珠记·元宵灯宴》:“词锋颖利疑无敌,笔力纵横似有神。” 杨朔 《用生命建设祖国的人们》:“仗打得可好啦……怎么这些同志就像是天神下界,简直天下无敌!”
(2).无视敌人。犹轻敌。《商君书·战法》:“其过失,无敌深入,偕险絶塞,民倦且飢渴,而復遇疾,此其道也。”  ——《漢語大詞典》
且是 qiě shì
(1).正是;确是。 宋 米芾 《题泗滨南山石壁曰第一山》诗:“莫论 衡 霍 撞星斗,且是东风第一山。” 元 乔吉 《斗鹌鹑·歌姬》套曲:“向尊席之上,谈笑其间,意思相攀。且是娘剔透玲瓏不放闲!”《西游记》第二八回:“大王,外面是个和尚哩。团头大面,两耳垂肩;嫩刮刮的一身肉,细娇娇的一张皮:且是好个和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且説 李御史 到了 福建 ,巡歷地方,祛蠹除奸,雷厉风行,且是做得利害。”
(2).却是;倒是。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末]娘子有甚事,但説不妨。[旦]新及第状元何处安歇?[末]兀底便是行衙里。问那门子便知端的。[旦]万福![净]且是假夫人。”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那厮们谎话儿弄你,且是娘的灵!”
(3).只是。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出:“孩儿去则犹閒,且是无人照管我门户。”《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果然是银河倒泻,沧海盆倾,好阵大雨!且是没躲处,冒着雨又行了数十步,见一个小小竹门楼。”
(4).而且。《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陈义 ﹞生得眉目清秀,且是聪明,无书不读,无史不通。”《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收生婆收裹起来,只听他哭得声音洪亮,且是相貌魁梧。”  ——《漢語大詞典》
侬家(儂家)nóng jiā
(1).自称。犹言我。家,后缀。 唐 寒山 《诗》之一六九:“儂家暂下山,入到城隍里。” 五代 王延彬 《春日寓感》诗:“也解为诗也为政,儂家何似 谢宣城 。” 清 吴伟业 《画兰曲》:“珍惜沉吟取格时,看人只道儂家媚。”
(2).女子自称。犹言奴家。 宋 晏殊 《菩萨蛮》词:“人人尽道黄葵淡,儂家解説黄葵艳。可喜万般宜,不劳朱粉施。” 宋 苏轼 《次韵代留别》:“他年一舸 鴟夷 去,应记儂家旧住西。” 元 杨椿 《西湖竹枝词》:“儂家生长在 西湖 ,暮管朝絃随处呼。”
(3).旧时女子称自己的家。 元 姚文奂 《竹枝词》之一:“儂家只在 断桥 边,劝郎切莫下湖船。” 清 黄燮清 《长水竹枝词》:“ 杏花村 前流水斜, 杏花村 后是儂家。”  ——《漢語大詞典》
比兴(比興)bǐ xìng
(1).《诗》六义中“比”和“兴”的并称。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比兴”为 中国 古典诗歌创作传统的两种表现手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虬龙以喻君子,云蜺以譬谗邪,比兴之义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昔文章既作,比兴由生。鸟兽以媲贤愚,草木以方男女。诗人骚客,言之备矣。” 唐 刘知几 《杂说上》:“然自古设比兴,而以草木方人者,皆取其善恶、薰蕕、荣枯、贞脆而已。”参阅《诗大序》、 宋 朱熹 《诗集传》
(2).指创作诗歌。 宋 王安石 《甘露歌》词:“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 清 顾炎武 《与人书》:“起八代之衰,而树千秋之业,非明公其谁与归!当不仅流连比兴,传播艺林,为斯文之盛事矣。”  ——《漢語大詞典》
残 ( 殘 ) cán
残 [ cán ]
  1. 害,毁坏:~害。摧~。
  2. 不完全,余下的:~余。~阳。~存。~废。~佚。苟延~喘。
  3. 凶恶:~忍。~酷。凶~。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