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读 ( 讀 ) dú/dòu
读 [ dú ]
- 依照文字念:~数。~经。~书。宣~。朗~。范~。
- 看书,阅览:阅~。速~。默~。~者。
- 求学:走~。
- 字的念法:~音。~破。
-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
彻 ( 徹 ) chè
彻 [ chè ]
- 通,透:贯~。透~。~底。~骨。~悟。响~。
- 治,开发:“~田为粮”。
- 毁坏:“~我墙屋”。
残书(殘書)cán shū
谓未读完的书。 宋 陆游 《病中作》诗:“一病二十日,直愁难自还,残书不成读,长夜只供闲。” 宋 刘克庄 《挽陈北山》诗:“握笔临池惯,残书映雪勤。” ——《漢語大詞典》
弄水 nòng shuǐ
(1).在水上作竞技表演。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闲人》:“旧有百业皆通者,如 纽元子 ,学像生叫声……弄水使拳。”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市井弄水憎儿、留住等凡百餘人,皆手持十幅彩旗,沿浪争雄,直至海门迎潮。”
(2).游泳。《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赵正 是 平江府 人,会弄水,打一跳,跳在溪水里。” ——《漢語大詞典》
(2).游泳。《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赵正 是 平江府 人,会弄水,打一跳,跳在溪水里。” ——《漢語大詞典》
回 huí《國語辭典》
回 [ huí ]
動- 掉轉。如:「回首」、「回過身來」。唐·白居易〈長恨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 返、歸。如:「回國」、「回家」、「一去不回」。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改變。如:「回心轉意」。《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夫移風易俗,使天下回心而鄉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唐·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道苟直,雖死不可回也。」
- 答覆。如:「回信」、「回電」、「回答」。《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日後他來通消息時,好言回他。」《紅樓夢·第七回》:「次日,鳳姐梳洗了,先回王夫人畢,方來辭賈母。」
- 還覆給對方相同或某種動作。如:「回敬」、「回他一槍」。
- 謝絕、辭去。如:「一口回絕」。宋·蘇軾〈與開元明師〉二首之一:「謹留筆一束,以領雅意,餘回納,不訝不訝。」《紅樓夢·第一一九回》:「咱們家遭著這樣事,那有工夫接待人,不拘怎麼回了他去罷。」
- 避開。如:「回避」。明·徐復祚《紅梨記·第二齣》:「前日兩次訪他,俱不得遇,風塵中人,知他真不在家,還是故意回你。」
-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大陸地區新疆、遼寧、青海、甘肅、寧夏、河北等地區,以信奉回教為主。
- 量詞:➊ 計算行為、動作的單位。相當於「次」。如:「前後我共去找了他五回。」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詞:「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➋ 計算時間的單位。一陣子稱為「一回」。《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八老到門前站了一回,蹔到間壁糶米張大郎門前,閒坐了一回。」➌ 計算長篇小說段落的單位。一章稱為「一回」。如:「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➍ 計算事情的單位。相當於「件」。如:「這是兩回事,不可混為一談。」
- 姓。如明代有回滿注。
暮天 mù tiān
(1).傍晚的天空。 唐 王昌龄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诗:“秋月对愁客,山鐘摇暮天。” 唐 顾非熊 《成名后将归茅山酬群公见送》诗:“暮天行雁断,晓渡落潮寒。”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嫦娥 正在看着圆窗外的暮天。”
(2).指傍晚的天气。 宋 沈遘 《五言次韵和景彝〈秋兴〉》:“暑随朝雨尽,凉入暮天多。” ——《漢語大詞典》
(2).指傍晚的天气。 宋 沈遘 《五言次韵和景彝〈秋兴〉》:“暑随朝雨尽,凉入暮天多。”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代-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处 ( 處 ) chǔ/chù
处 [ chǔ ]
- 居住:穴居野~。
-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 决定,决断:~理。
-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 止,隐退:~暑。
- 地方:~~。~所。
- 点,部分:长(cháng )~。好~。
-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笛声(笛声)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 笛声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
唐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唐 赵嘏 遣兴二首 其二 读彻残书弄水回,暮天何处笛声哀?
唐 曹唐 南游 芦花寂寂月如练,何处笛声江上来。
唐 韦庄 三用韵 笛声随晚吹,松韵激遥砧。
唐 皎然 塞下曲二首 其一 寒塞无因见落梅,胡人吹入笛声来。 ——《骈字类编》
唐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唐 赵嘏 遣兴二首 其二 读彻残书弄水回,暮天何处笛声哀?
唐 曹唐 南游 芦花寂寂月如练,何处笛声江上来。
唐 韦庄 三用韵 笛声随晚吹,松韵激遥砧。
唐 皎然 塞下曲二首 其一 寒塞无因见落梅,胡人吹入笛声来。 ——《骈字类编》
哀 āi《國語辭典》
哀 [ āi ]
动- 怜悯。《诗经·小雅·鸿鴈》:「爰及矜人,哀此鳏寡。」《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 悲伤。《楚辞·屈原·离骚》:「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 爱惜。《吕氏春秋·慎大览·报更》:「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士其难知,唯博之为可。」汉·高诱·注:「哀,爱也。」
- 悼念。如:「默哀」。
- 悲痛忧伤的情绪。如:「节哀顺变」。
- 死了母亲的。参见「哀子 」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