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左丘明先秦〕《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五月大叔出奔

五月
唐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唐 李白 塞下曲六首 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祗有寒。
唐 白居易 自江州至忠州 五月断行舟,滟堆正如马。
元 郑玉 覆船山樵歌 其一 家童磡 山深地冷春难老,五月岩前见落花。
元 顾瑛 西湖口占三首 其一 观荷值雨 细雨沾衣凉似水,画船五月客思家。  ——《骈字类编》
辛 xīn《國語辭典》

辛 [ xīn ]

  1. 辣的味道。宋·苏轼〈再和次韵曾子开从驾〉诗二首之一:「最后数篇君莫厌,捣残椒桂有余辛。」
  2. 带有刺激味道的蔬菜。如葱、蒜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六·菜部·韭》:「颂曰:『昔人正月节食五辛以辟疠气,谓韭、薤、葱、蒜、姜也。』」
  3. 天干中的第八位。
  4. 姓。如宋代有辛弃疾。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辣味的。如:「辛味」。《文选·左思·蜀都赋》:「甘蔗辛姜。」
  2. 劳苦、劳累。如:「艰辛」。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 悲伤痛苦的。如:「辛酸泪」。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丑 ( 醜 ) chǒu《國語辭典》

丑 [ chǒu ]

  1. 地支的第二位。
  2. 時辰名。約當凌晨一點到三點。
  3. 傳統戲劇中,扮演滑稽可笑人物的喜劇腳色。如:「小丑」、「文丑」、「武丑」。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丑扮小閑引淨扮劉一郎上。」
  4. 姓。如南朝齊有丑千。
大叔 dà shū
(1).对豪门仆役以及阉宦的敬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作使令的少不得官不威,爪牙威。做都管,做大叔;走头帖,打驛吏,欺估客,诈乡民,总是这一干人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阻奸》:“门上大叔那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去年,里头大叔生日, 闽 浙 萧判军 送的礼,还要别致呢。”
(2).尊称跟父亲同辈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老伯》引 宋 米芾 《与人帖》:“承借賸员,其人不名,自称老大伯,是何老物,輒欲为人父之兄,若为大叔,犹之可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 程相公 还在那里打听,説:‘甚么叫做热闹眼睛?’ 华忠 拉了他一把説:‘走吧,我的大叔!’” 老舍 《骆驼祥子》十:“快着点吧,我一个人的大叔,别把点儿热气儿给放了!”  ——《漢語大詞典》
出奔 chū bēn
亦作“ 出犇 ”。 出走;逃亡。《礼记·檀弓下》:“ 衞献公 出奔。”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 郄至 上人而抑下滋甚; 王叔 好争而终于出犇。” 刘昞 注:“此二大夫矜功陵物,或宗夷族灭,或逃祸出奔。” 宋 苏轼 《论春秋变周之文》:“ 忽 之出奔,其为失国,岂不甚明?”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张羽军》:“先是 宝 出奔时,九重震怒,命大索天下。” 蒋光慈 《鸭绿江上》:“我出奔后从未接过 云姑 的一封信,实际上我俩也没有通信的可能。”  ——《漢語大詞典》
共 gòng/gōng《國語辭典》

共 [ gòng ]

  1. 一起、一同。如:「共鸣」、「共存」、「和平共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2. 合、总计。如:「共计」、「篮子里共有十颗苹果。」
  1. 分享、合用。《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1. 相同的。如:「共识」、「共相」。
  1. 跟、和。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

共 [ gǒng ]

  1. 双手抱拳。《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通「拱」。
  2. 环绕、护卫。《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拱」。

共 [ gōng ]

  1. 供给。《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供」。
  1. 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通「恭」。
  1. 姓。如黄帝时有共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