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苏轼宋代〕《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老儒瓠叶举子踏槐花

厌 ( 厭 ) yàn
厌 [ yàn ]
  1. 嫌恶,憎恶:~恶(wù)。讨~。~倦。喜新~旧。不~其详。学而不~。
  2. 满足:贪得无~。
伴 bàn《國語辭典》

伴 [ bàn ]

  1. 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如:「伴侶」、「老伴」、「夥伴」。《三國志·卷四○·蜀書·李嚴傳》:「吾與孔明俱受寄託,憂深責重,思得良伴。」
  1. 陪同、依隨。如:「伴我良宵」。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詩:「轉添愁伴客,更覺老隨人。」宋·周邦彥〈瑞龍吟·章臺路〉詞:「知誰伴、名園露飲,東城閒步。」
  2. 和聲。如:「你歌我伴」。
  1. 陪著。如:「伴讀」、「伴遊」。
  2. 和著。如:「伴奏」、「伴唱」。
老儒 lǎo rú
旧谓年老的学人。 晋 挚虞 《答杜预书》:“变制通理,垂典将来,何必附之于古,钦以旧义,使老儒致争哉!” 唐 牟融 《寄周韶州》诗:“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嘉兴 人 闻人茂德 ,名 滋 ,老儒也。”  ——《漢語大詞典》
烹 pēng《國語辭典》

烹 [ pēng ]

  1. 一种烹饪方法。将食物入沸油半煎炸至熟,加佐料后略一沸滚即成。《左传·昭公二十年》:「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
  2. 古代一种以鼎煮人的酷刑。《战国策·赵策三》:「然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新唐书·卷八五·窦建德传》:「河间久拒守,多杀士,今力穷而下,请烹之。」
  3. 杀、灭。《淮南子·说林》:「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烹灭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
  1. 肴馔。宋·陆游〈故里〉诗:「芋魁菰首君无笑,老子看来是大烹。」
瓠叶(瓠葉)hù yè
(1).瓠瓜的叶。古人用为菜食和享祭。《诗·小雅·瓠叶》:“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毛 传:“幡幡,瓠叶皃。庶人之菜也。”《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每春秋饗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 宋 苏轼 《和董传留别》:“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2).《诗·小雅》篇名。《诗》序谓为思念古人“不以微薄废礼”之诗。《左传·昭公元年》:“ 赵孟 、 叔孙豹 、 曹大夫 入於 郑 , 郑伯 兼享之。 子皮 戒 赵孟 ,礼终, 赵孟 赋《瓠叶》。” 杜预 注:“义取古人不以微薄废礼,虽瓠叶兔首,犹与宾客享之。”  ——《漢語大詞典》
强 ( 強 ) qiáng/qiǎng/jiàng《國語辭典》
  1. 「強 」的異體字。
随 ( 隨 ) suí
随 [ suí ]
  1. 跟着:~从。~员。~葬。~即(立刻)。~行(xíng )。~身。~喜。~波逐流。~行(hāng )就市。
  2. 顺从,任凭:~意。~口。~宜。~和。~俗。~笔。~遇而安。
  3. 顺便,就着:~带。~手关门。
  4. 像:他长得~他父亲。
  5. 姓。
举子(舉子)jǔ zǐ
(1).生育子女。《后汉书·侯霸传》:“ 更始 元年,遣使徵 霸 ,百姓老弱相携号哭……民至乃戒乳妇勿得举子, 侯君 当去,必不能全。” 金 王若虚 《失子》诗:“平生三举子,随灭如朝露。”
(2).科举考试的应试人。《旧唐书·高适传》:“时右相 李林甫 擅权,薄於文雅,唯以举子待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举子进科场,全无字半行,烛已相将尽,问君忙不忙?”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先拈鬮,得第一者为主考,关防别座;第二者为誊録,亦就座;余为举子。”  ——《漢語大詞典》
踏槐花 tà huái huā
《说郛》卷六九引 唐 李淖 《秦中岁时记》:“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復献新文,求拔解,故曰:‘槐花黄,举子忙。’” 唐 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往往于隔年秋天就在京城行卷,其时正值槐花盛开,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 宋 苏轼 《和董传留别》:“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亦称“ 踏槐黄 ”。《孽海花》第五回:“原来 公坊 那年自以为臭不可当的文章,竟被 霞郎 估着,居然掇了巍科。但屡踏槐黄,时嗟落叶,知道自己不是金马玉堂中人物,还是跌宕文史,啸傲烟霞,还我本来面目的好。”亦省称“ 踏槐 ”。《事物异名录·政治·赴试》引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谚云:‘槐花黄,举子忙。’故赴举谓之踏槐。”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