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蟹香粳饭,银鲈菰米羹。

华复初明代〕《追和先君子九日斋居韵

忆昔长干道,登台雨正晴。长飙枫树远,独鸟大江清。

柳巷三洲隐,芦花两岸明。当杯愁落木,揽古爱佳名。

敢抱遗珠叹,难忘泣玉情。诸方来梵响,是处起歌声。

紫蟹香粳饭,银鲈菰米羹。三秋怀鹤驭,十载记鸾笙。

此日黄华早,悲风白露横。似闻华表语,翘首彩云生。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紫蟹香粳菰米

紫蟹
唐 罗隐 东归 盈盘紫蟹千卮酒,添得临岐泪满巾。
唐 殷尧藩 九日病起 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四首 其三 紫蟹鲈鱼贱如土,得钱相付何曾数。
宋 方岳 月下大醉星侄作墨索书迅笔题为醉矣行 白鱼如玉紫蟹肥,秋风欲老芦花飞。
元 张翥 寄题顾仲瑛玉山诗一百韵 僰僮供紫蟹,庖吏进黄獐。  ——《骈字类编》
香粳 xiāng jīng
亦作“ 香秔 ”。 一种有香味的梗米。产 江 浙 一带。《文选·张衡〈南都赋〉》:“若其厨膳,则有 华薌 重秬, 滍 皋香秔。” 吕向 注:“香秔,稻名。” 唐 李颀 《赠张旭》诗:“荷叶裹江鱼,白甌贮香秔。”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粳》:“香粳,长白如玉,可充御贡,皆粳之稍异也。”  ——《漢語大詞典》
饭 ( 飯 ) fàn
饭 [ fàn ]
  1. 煮熟的谷类食品:大米~。
  2. 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早~。~菜。~馆。~量。酒囊~袋。
  3. 吃饭,或给人饭吃:“~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 喂牲畜:~牛。
银 ( 銀 ) yín
银 [ yín ]
  1.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子。~杯。~牌。
  2.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币。~锭。~洋。~钱。~圆(亦作“银元”)。~号(规模较大的钱庄)。~行(hāng )。~票。
  3. 像银的颜色:~白。~发()。~河(亦称“天河”、“银汉”)。~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
  4. 同“垠”,边。
  5. 姓。
鲈 ( 鱸 ) lú
鲈 [ lú ]
  1. 〔~鱼〕体侧扁,嘴大,鳞细,背灰绿色,腹面白色,身体两侧和背鳍有黑斑。生活在近海,秋末到河口产卵。为常见的食用鱼类。
菰米 gū mǐ
即菰米。古六谷之一。《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穀” 郑玄 注“六穀:稌、黍、稷、粱、麦、苽。苽,彫胡也” 唐 贾公彦 疏:“南方见有苽米,一名彫胡。”《礼记·内则》“蜗醢而苽食雉羹” 郑玄 注“苽,字又作菰” 唐 孔颖达 疏:“谓以蜗为醢,以苽米为饭,以雉为羹。”  ——《漢語大詞典》
羹 gēng《國語辭典》

羹 [ gēng ]

  1. 用肉、菜等芶芡煮成的浓汤。《左传·隐公元年》:「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鼓以为汁。」
  1. 一种烹饪方法。材料加水或高汤煮滚,用芡粉勾芡成薄糊状。

羹 [ láng ]

  1. 不羹:地名。春秋时地,故址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襄阳县东南。《左传·昭公十一年》:「楚子城陈、蔡、不羹。」晋·杜预·注:「襄阳县东南有不羹城,定陵西北有不羹亭。」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