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于濆唐代〕《戍卒伤春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连年戍边过却芳菲

连年(連年)lián nián
接连多年。《汉书·王商传》:“ 商 死后,连年日蚀地震。” 唐 郑遂初 《别离怨》诗:“荡子戍 辽东 ,连年信不通。”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经连年战乱,刚刚平定,奄奄一息,正如久病之后,勉强得一点生机。”  ——《漢語大詞典》
戍边(戍邊)shù biān
(1).驻守边疆。《尉缭子·兵令下》:“兵戍边一岁,遂亡不候代者,法比亡军。” 唐 杜甫 《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宋 苏辙 《民政策下五》:“戍边之谋,始於 秦 汉 。” 丁玲 《杜晚香·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当年打过仗,有过功,现在在这里屯垦戍边。”
(2).充军边疆。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初,拟守边将帅守备不设,被贼侵入境内虏掠人民者,律戍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义仆》:“有故巡抚某,贪吏也,以罪戍边,使其僕 李七 往来贩玉。” 郭沫若 《司马迁发愤》:“ 乌氏倮 本是遣到 长城 去戍边的穷光蛋,因为他会做生意……他便成了富豪。”  ——《漢語大詞典》
塞 sāi/sài/sè《國語辭典》

塞 [ sè ]

  1. 阻隔不通。如:「堵塞」、「阻塞」、「闭塞」。《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 充满。如:「充塞」。《礼记·孔子闲居》:「志气塞乎天地。」
  3. 推托、应付。如:「搪塞」、「塞责」。
  4. 补救。《汉书·卷七一·于定国传》:「今丞相、御史将欲何施以塞此咎?悉意条状,陈朕过失。」

塞 [ sài ]

  1. 险要的地方。如:「要塞」。《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山有九塞,泽有九薮。」汉·高诱·注:「险阻曰塞。」
  2. 边境。如:「边塞」、「关塞」。唐·杜甫〈秋兴〉诗八首之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1. 酬报神明。《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秦襄王病,百姓为之祷。病愈,杀牛塞祷。」《文选·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牋》:「西塞江源,望祀民山。」通「赛」。

塞 [ ​sēi ]

  1. (一)​之又音。

塞 [ sāi ]

  1. 封口的东西,通常用软木或塑胶制成。如:「瓶塞」、「活塞」、「软木塞」。也称为「塞子」。
  1. 填满空隙。如:「嘴里塞满了糖果。」
  2. 受阻不畅。如:「塞车」、「这条路每到下班时间就交通堵塞。」
过却(過卻)guò què
过去。 南唐 冯延巳 《思越人》词:“酒醒情怀恶,金缕褪玉肌如削。寒食过却,海棠零落。”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才情雅致》:“任流光过却,归来洞天自乐。”  ——《漢語大詞典》
芳菲 fāng fēi
(1).花草盛美。 南朝 陈 顾野王 《阳春歌》:“春草正芳菲,重楼啟曙扉。” 唐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之一:“从今沁园草,无復更芳菲。”《红楼梦》第五十回:“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2).香花芳草。 唐 李峤 《二月奉教作》诗:“乘春重游豫,淹赏玩芳菲。” 元 王翰 《题败荷》诗:“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清 洪升 《长生殿·弹词》:“玩嬋娟 华清宫殿 ,赏芳菲 花蕚楼臺 。”
(3).芳香。 南朝 宋 谢灵运 《江妃赋》:“留眄光溢,动袂芳菲。”  ——《漢語大詞典》
节 ( 節 ) jié/jiē
节 [ jié ]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
  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
  6. 礼度:礼~。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
  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
  10. 略去,简略:~选。~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
  12. 姓。
节 [ jiē ]
  1. 〔~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读轻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