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符曾将虎牙军,金殿还升龙尾道。
王安中〔宋代〕《木兰花(送耿太尉赴阙)》
尧天雨露承新诏。珂马风生趋急召。玉符曾将虎牙军,金殿还升龙尾道。
征西镇北功成早。仗钺登坛今未老。樽前休更说燕然,且听阳关三叠了。
征西镇北功成早。仗钺登坛今未老。樽前休更说燕然,且听阳关三叠了。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玉符 yù fú
(1).玉制的信物。《史记·吕不韦列传》:“ 安国君 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适嗣。” 宋 赵抃 《次韵程给事寓越廨宇有怀》:“言念玉符分镇日,却思琼苑拜恩初。”
(2).特指玉质的鱼形佩饰。 唐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愷容金节护,册命玉符新。” 赵殿成 笺注:“《唐六典》:随身鱼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亲王以金,庶官以铜,佩以为饰。” ——《漢語大詞典》
(2).特指玉质的鱼形佩饰。 唐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愷容金节护,册命玉符新。” 赵殿成 笺注:“《唐六典》:随身鱼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亲王以金,庶官以铜,佩以为饰。” ——《漢語大詞典》
曾 zēng/céng《國語辭典》
曾 [ zēng ]
副- 乃、竟然。《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尚且。《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重叠的,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的。如:「曾祖父」、「曾孙」。
- 加多。《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曾参。
曾 [ céng ]
副- 尝、已经。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进行过。如:「似曾相识」。《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史记·卷一○一·爰盎鼌错传》:「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 重叠的、一重一重的。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通「层」。
- 深。《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㲿滉渊泫。」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 快要:~要。~至。~来。即~。
- 带领,扶助:~雏。扶~。~军。
- 拿,持:~心比心。
- 把:~门关好。
-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 保养:~养。~息。
- 兽类生子:~驹。~小猪。
-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 又,且:~信~疑。
-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 刚,刚刚:~~。~才。
- 姓。
-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虎牙 hǔ yá
(1).喻指尖锐的山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尧山 一名 豆山 ……崭絶孤峙,虎牙桀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 华不注山 ,单椒秀泽,不连邱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峯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
(2).古代将军的名号。喻其猛锐。《汉书·匈奴传上》:“ 云中 太守 田顺 为虎牙将军,三万餘骑出 五原 。”《后汉书·盖延传》:“ 光武 即位,以 延 为虎牙将军。” 唐 韩翃 《送刘将军》诗:“明光细甲照錏锻,昨日承恩拜虎牙。”
(3).突出的门牙。今亦称突出的犬齿。 ——《漢語大詞典》
(2).古代将军的名号。喻其猛锐。《汉书·匈奴传上》:“ 云中 太守 田顺 为虎牙将军,三万餘骑出 五原 。”《后汉书·盖延传》:“ 光武 即位,以 延 为虎牙将军。” 唐 韩翃 《送刘将军》诗:“明光细甲照錏锻,昨日承恩拜虎牙。”
(3).突出的门牙。今亦称突出的犬齿。 ——《漢語大詞典》
军 ( 軍 ) jūn
军 [ jūn ]
-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
-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
金殿 jīn diàn
指宫殿。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十三:“端仪穆金殿,敷教藻琼筵。”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金殿拜皇恩,面对丹墀下。” 清 赵执信 《出宫词》:“旧家送我时,愿妾承天眷;归去姊妺行,含羞説金殿。” ——《漢語大詞典》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 古同“环”,环绕。
- 姓。
-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升 shēng《國語辭典》
升 [ shēng ]
動- 由下而上。如:「升旗」、「升官」、「升級」。唐·白居易〈祭盧虔文〉:「名因 文著,位以才升。」
- 登。《論語·先進》:「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 量詞。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升等於十合。也稱為「公升」。
-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坤(☷)上。表示亨通之義。
- 姓。如南朝宋有升元。
龙尾道(龍尾道)lóng wěi dào
(1). 唐 代 含元殿 前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名。 唐 张籍 《赠赵将军》诗:“身贵早登龙尾道,功高自破 鹿头城 。”《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 禄山 计天下可取,逆谋日炽,每过朝堂龙尾道,南北睥睨,久乃去。”
(2).借指朝廷。 宋 梅尧臣 《赐酒》诗:“近亲龙尾道,远袭雀头香。” 清 赵翼 《邸抄》诗:“黄髮召归龙尾道,翠云焚却雉头裘。”
(3).旧时城外至城上盘旋而上的隥道。《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元年》:“ 王先成 请筑龙尾道,属于女墻。” 胡三省 注:“自城外筑墱道,陂陀而上,属于城上短垣。其道前高后庳,后塌于地,若龙之垂尾然,故谓之龙尾道。” ——《漢語大詞典》
(2).借指朝廷。 宋 梅尧臣 《赐酒》诗:“近亲龙尾道,远袭雀头香。” 清 赵翼 《邸抄》诗:“黄髮召归龙尾道,翠云焚却雉头裘。”
(3).旧时城外至城上盘旋而上的隥道。《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元年》:“ 王先成 请筑龙尾道,属于女墻。” 胡三省 注:“自城外筑墱道,陂陀而上,属于城上短垣。其道前高后庳,后塌于地,若龙之垂尾然,故谓之龙尾道。”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